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苏 >> 正文

江苏首编《综合利用规划》为4000万吨秸秆找出路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7

    又到秋收季节。在江苏省,秋季主要农作物秸秆量占到一年总量的五成以上。在各地的秸秆禁烧令下,这些秸秆该往何处去?

    记者了解到,由省发改委、省农委牵头组织编制的《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规划》,日前已通过专家组评审。而这一《规划》制定的背景是,江苏年产秸秆4000万吨左右,资源量位居全国第四; 去年利用量2300多万吨,利用率接近60%,还有1600多万吨未得到合理利用。为给秸秆资源找一条出路,化害为利、变废为宝,2009年5月20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率先在全国制定了关于秸秆禁烧和推进综合利用的地方性法规。

    据参与《规划》编制的省发改委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我省秸秆综合利用有五大方式,即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利用、工业原料化利用、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仍然存在利用率不高、产业链短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现象。到去年底,我省共批了28家秸秆发电企业,(已有7家企业并网发电,其余21家处于在建或待建),然而,目前秸秆发电企业的秸秆利用量不高。原因何在?一方面,秸秆发电设备关键技术尚未突破,如锅炉腐蚀、结焦严重;另一方面,收集储运成本高。这些,导致已建成秸秆发电企业的秸秆利用量低于设计能力。

    有些新技术应用规模较小,尤其是适宜农户分散经营的小型化,实用化技术缺乏,各项技术之间集成组合不够,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秸秆的综合利用。

    根据《规划》,我省秸秆综合利用将分两步走:一是到2012年底,全省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占总面积的35%以上,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全面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二是到2015年底,在全国率先建立完善的秸秆收集贮运体系,率先形成布局合理、多元、深层次利用的秸秆产业化综合利用格局,综合利用率超过90%。

    省发改委有关人士说,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是抓好秸秆肥料化利用(还田)、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这三种主要利用方式。

    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利用是我省农作物秸秆利用的最主要方式,目前两者利用率合计已达42%。苏南地区秸秆肥料化利用率相对突出,如镇江市肥料化利用率已达41%,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下一步,我省将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这一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用方式。而能源化利用,关键在合理安排秸秆发电。充分考虑到已批秸秆发电企业布局和秸秆资源状况等因素,在规划期内我省将重点抓好已批28家秸秆电厂的建设和管理。在提高已并网发电机组秸秆利用潜力的同时,加快已批21家发电企业的建设进度,力争2012年大部分秸秆电厂投入运营。

    令人关注的是,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的综合利用率虽然只有8%,但发展势头快,产业化程度高,未来增长空间大。如主要布局在苏北地区的秸秆制板,产量已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灌南大盛板业有限公司引进英国核心技术,用麦秸秆生产绿色环保的“均质板”,成功打入日本市场,年利用秸秆量5万吨左右。新沂市江苏新大纸业年利用秸秆量已在20万吨左右,目前正规划扩能增产项目,投产后秸秆年利用量预计可达80万吨。

    今后,我省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将更加注重疏通资源出路,突出产业化带动,更加注重激发和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在秸秆收集贮运服务体系的建设上,将依托规模化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建立“集-贮-运-用”有机结合的市场化、网络化的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多途径收集贮运秸秆资源。江苏新大纸业有限公司是一个可供借鉴的例子。该公司首期在新沂市建立了5个秸秆收贮中心,每个中心秸秆收购半径30公里,设立三至五个收集站点,在麦收季节负责2万亩的秸秆收集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目前,各地秸秆综合利用率不平衡,盐城、南通、淮安三市未利用秸秆量共达700万吨,占全省未利用量的比重近43%。因此,因地制宜、结合各地特点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方为上策。例如,高淳县是全国知名的食用菌生产地,年利用秸秆量10万多吨,约占当地秸秆总量的40%;泰兴是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县,年利用秸秆量21万吨,占全市总量的30%多。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