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水稻生态补偿实现全覆盖
本报讯 昆山市委、市政府9月21日出台政策,规定自今年起发放水稻生态补偿。至此,水稻生态补偿机制覆盖苏州市域。
今年苏州各级财政预计投入1亿多元,对90多万亩水稻给予生态补偿。三农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说,苏州在全国率先推行水稻生态补偿,对发达地区保障生态安全及粮食安全具有示范意义。
苏州市委、市政府去年出台政策,提出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连片水稻田给予生态补偿。连片种植水稻千亩以上,每亩每年补偿200元,由市、区财政分担;超过万亩,补偿标准翻倍。当年,相城区、吴中区及苏州高新区3万多亩水稻获得700多万元补偿。今年,苏州所属5个县级市相继出台政策,由县、镇两级财政拨款,发放水稻生态补偿。为扩大政策受益面,相城区对50亩至1000亩的连片水稻,区财政每亩每年补贴100元;张家港、常熟、昆山规定,只要种水稻,每亩每年补贴200元。据统计,今年苏州种植的水稻有三分之二可享受生态补偿。补偿款主要下拨村集体,由村民大会决定其用途。9月中旬,苏州市财政已下拨340万元,用于所属三个区的水稻生态补偿,其他地区的此项补偿也将陆续下发。
苏州市委副书记徐建明介绍说,尽管农业只占苏州GDP的1.7%,但对城市的生态支撑不可低估。为了保障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应急状态下的粮食安全,苏州去年提出永久保留100万亩优质水稻田。今年,苏州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文件,向各地下达水稻种植面积指标,并将此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范畴。据了解,近三年,苏州水稻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遏制了此前的大幅下滑趋势。 (孙巡 高坡 李玲 朝晖)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上海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5.6亿元 四川:提高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 “黄河蓄水池”面临威胁 谁来拯救若尔盖? 我国专家破解水稻抗虫世界难题 新安江环保考察活动:“生态补偿”呵护新安江 植入自然生长的真菌孢子 助水稻获得超强适应力 苏州生态补偿工作成效显著 北京市全面启动山区公益林生态补偿金的发放 苏州两湖亿元生态补偿金拨付到位 科学家发现古代水稻的"绿色革命" 水稻矮化育种 CT扫描帮助寻找高产水稻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