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蓄水池”面临威胁
盛夏时节,本该水草丰茂。
记者一行来到若尔盖高原,在若尔盖湿地核心区花湖、红原日干乔等已经保护起来的草原湿地,记者看到了“中国最美高寒湿地草原”美丽的一面。
但这些治理示范点带给记者的欣喜仍然难掩整个若尔盖草地退化、湿地沙化带来的沉重。
斑斑驳驳的沙丘,严重退化干涸的草场,提示着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保护治理的进度至今还赶不上生态恶化的速度。
四川省若尔盖县环保局局长徐勇说,实践证明,越早治理成本越低、效果越好。“现在,我们已没有时间蹉跎。”
现状如何?
季节性断流威胁黄河,九寨沟可能不复存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固体高原水库”和长江黄河上游最重要的生态屏障,若尔盖每年为黄河补充30%左右的水量,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
同时,若尔盖是长江支流白龙江的发源地和嘉陵江上游水源的重要涵养地,对长江、黄河上游及其支流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发挥着重要作用。
若尔盖还是我国特有的、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被誉为“中国最重要的碳库”、“中国西部高原之肾”。
地理区位和生态地位如此重要,若尔盖生态环境恶化引起广泛关注。
拯救若尔盖,国家和地方投入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情况不容乐观。
来自若尔盖县环保局的最新资料显示,作为全国六大草原之一,若尔盖大草原草场退化明显,鼠虫害加剧。
若尔盖县境内430万亩天然草原退化,草原生产力较上世纪70年代下降50%,毒杂草比例上升30%,植被覆盖度下降20%。
伴随着草原退化,若尔盖县境内鼠虫害分布面积高达800万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1.9%。害鼠拱土成丘,导致地表裸露,水土流失加快,本已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湿地严重萎缩。与上世纪70年代比,仅若尔盖县境内沼泽湖泊面积萎缩就达42%。
沙化加剧蔓延。2009年最新一次沙漠化土地监测显示,若尔盖县境内有各类沙化土地图斑970个,面积高达73727公顷。与2004年相比,沙化状况每年以10.88%的速度递增。其中,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已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4.2%。
针对若尔盖生态环境恶化、湿地沙化的趋势,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专家、媒体很早就呼吁拯救若尔盖。
2006年,一份由9名全国人大代表共同提出的建议送达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放指出,“若尔盖湿地沙化问题将对全国、乃至全球产生影响。”
更有专家预言,若尔盖沙化问题如不治理,20年后将成为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沙漠之一,引发的沙尘暴将威胁成都,黄河将面临季节性断流,长江水系也会受到巨大影响,距离若尔盖仅92公里的九寨沟将不复存在,而成为一条黄沙沟。
恶化何因?
自然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人为因素影响更加明显
“若尔盖的今天,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双重作用的结果。”徐勇说。
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变化特别是降水量和气温变化,对若尔盖生态环境影响极大。从5年平均值的总体水平来看,若尔盖地区的降水量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减少。
与降水相比,温度的变化更加显著。平均温度从上世纪50年代末的0.44度逐步上升到70年代的0.68度、80年代的0.9度、本世纪初的1.8度,增幅翻了几番。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直接导致了湖泊萎缩、湿地干涸。
“较之于自然因素,人为活动的影响更加深重。”徐勇认为。
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末,若尔盖县共有草食牲畜33.7万头,到2010年则发展到118万头。换算成羊单位,每亩载畜量32.5个羊单位,而同期全国草场平均载畜量才5.3个羊单位。
全县理论载畜量186.5万个羊单位,实际载畜量319.03万个羊单位,超载率高达71%。“牧区群众的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畜牧业,畜多为福的观念根深蒂固。”徐勇说,“超载过牧”成为草地裸露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了解,造成若尔盖生态恶化,还有一个历史性的人为破坏。上世纪60年代,“农业学大寨,向沼泽湿地要草场”,人工开沟排水380公里,导致120万亩的水沼泽变成半湿或干沼泽,湿地面积减少60%。
“若尔盖生态环境问题虽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双重作用的结果,但是‘人祸’大于‘天灾’。”有关专家分析。
拯救若尔盖,关键在人。专家认为,拯救的关键是治人治穷,只有将群众生活的改善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才能使生态治理和生态建设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拯救若尔盖,并非人与自然的赛跑,而是人与人的赛跑。”
为此,部分在蓉全国人大代表曾联名建议,加快若尔盖核心区生态移民,彻底减轻湿地压力;促进保护区就地就业,安排部分牧民由“牧”转“工”,填沟护水,治理沙化。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谁来拯救若尔盖? 川西北生态调查:若尔盖200多湖泊何以干涸 新安江环保考察活动:“生态补偿”呵护新安江 苏州生态补偿工作成效显著 北京市全面启动山区公益林生态补偿金的发放 苏州两湖亿元生态补偿金拨付到位 温州市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出台 皖浙跨省生态补偿探索双赢之路 生态补偿该怎么补? 应建立珠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既保护生态又富裕群众 草原生态补偿带来新希望 苏州环境审计推出生态补偿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