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强力促节能减排 打造绿色生产体系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单独成篇部署并写入《党章》作出阐述。这一重大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为南京深入推进绿色都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增加了信心,增添了动力。
如何以实际行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实际行动推进南京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南京打造成独具魅力的绿色都市,成为美丽中国的标志性城市连日来,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部门,并倾听市民、网民的期盼。
【报告原声】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专家解读】
建设美丽南京,要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上下功夫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张锋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京的生态文明建设近几年抓得很紧,采取了很多切实的推进措施。从2003年开始,江苏城市发展研究院每年都要对长三角25个城市和江苏省13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测,南京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一直位居前列。“但由于历史原因,南京重化工业比较多,经济结构偏重。建设美丽南京,南京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他说,首要的是调整经济结构。现在南京正在由化工大市转向新兴产业与软件名城、人才与科技创业创新名城,经济结构开始变轻。接下来,南京要继续在资源集约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坚持环保优先,将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为发展生态经济的核心。
同时,要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其实就是生态制度建设,从南京这些年在生态建设上的实践看,南京的生态文化建设一直是走在前列的。我希望南京今后能在生态制度建设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走在全省乃至长三角的前列。”他说,在建设美丽南京时,还要在更多企业和市民中弘扬节能减排优先和环境保护优先的理念,使南京的经济结构更轻、更高、更优,蓝天更多、空气更清新、环境更美丽。
【部门回应】
节能减排,打造绿色生产体系依然任重道远
南京“大手笔”推动绿色都市建设的1年来,节能减排、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农村村庄整治、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建设以及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都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铁腕治污、关停污染企业等工作在全国产生极大反响;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验收,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创模复核的副省级和省会城市;1年来,全市实施污染减排项目238个、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超过去年同期约7个百分点;年度162家“三高两低”污染企业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实现国四汽油供应;实施了更加严格的高污染车辆区域限行举措……
然而,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坦言,我市现有的传统重化工业的比重偏大,这一状况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未来还将维持一定的惯性发展态势。目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南京的国土面积居第13位、人口数居第10位,但煤炭消耗量却位居第2位,万元GDP能耗、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位列第2、第1和第5位。因此,节能减排,打造绿色生产体系依然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