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苏 >> 正文

连云港建设人工鱼礁让20多年后中国对虾重游海州湾

Eedu.org.cn 作者:作光摘    资讯来源:连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9/17
  9月16日12时,东海渔区伏季休渔期全面结束。全市在册的数千艘渔船全面开渔。在当日回港渔船的渔获中,20多年不见的中国对虾再次跳进船舱。这是“海州湾中国对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以来,形成的首次中国对虾渔汛。

  中国对虾又称东方对虾,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海域。上世纪80年代,由于中国秋汛和日本冬汛对虾渔业的捕捞量太大,造成补充型捕捞过度,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对虾野生种群资源衰败。此后的20多年时间,出海渔船很少捕获到中国对虾。

  海州湾的地理气候、海水流速等海洋生态环境,适宜中国对虾繁殖和生长,海州湾也是中国对虾洄游、产卵的必经之地。根据这一特点,从2009年起,我市在海州湾原有人工鱼礁区基础上,启动建设总面积为197平方公里的“海州湾中国对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通过设置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多种手段加快修复受损海州湾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保护中国对虾野生种群与遗传资源。

  自“海州湾中国对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以来,我市共计人工增殖放流中国对虾11.5亿尾。今年7月,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生态补偿项目又在海州湾海域人工增殖放流了4亿多尾中国对虾。

  根据保护区的设计目标,中国对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完成以后,中国对虾产量的资源量将得到恢复提高,5年时间估计能增加2倍,2014年以后保护区将增加经济效益近亿元。同时也能让黄鱼等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物种和地方珍稀特有水生物种得到恢复。

  前不久,由上海海洋大学和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我市海州湾海洋牧场示范区开展了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调查。调查中,根据拖网实验结果初步判断,中国对虾捕获数目有所增加。上海海洋大学张硕副教授表示:“拖网渔船捕获到中国对虾,这在前几年几乎是不可能的,说明增殖放流、修复海州湾生态系统效果显现。”

  在连岛码头打鱼大半辈子的船老大顾保家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捕虾季节一到,码头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往后几年越捕越少,几乎绝迹。今天第一天出海就捕了不少中国对虾,看来今年我们要在对虾上赚一笔了。”(记者 陈刚 宋杰)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