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苏 >> 正文

海州湾人工鱼礁为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产卵场和栖息地

Eedu.org.cn 作者:作光摘    资讯来源:连云港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4-3
  我市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建设海州湾牧场已有十余年。截至去年年底,海州湾海洋牧场建成面积首次“破百”,达到109.75平方公里。

  海洋牧场

  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海州湾海洋牧场是我市依托优质海洋资源,为修复海洋生态,增加海洋渔业资源而精心打造的。从2002年开始,我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就一直在海州湾海域开展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截至去年年底,海州湾海洋牧场示范区工程已累计投入各类建设资金4768万元,建成人工鱼礁群20余座,总人工鱼礁调控海域面积首次“破百”,达到109.75平方公里,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产卵场和栖息地。

  预计未来两年,我市将继续加大投入,海洋牧场建设规模将有望突破150平方公里。

  投放人工鱼礁“绊住”拖网船

  海州湾再现集鱼效果

  鱼礁就像是鱼儿固定的“家”,海州湾海洋牧场建设,主要以人工鱼礁为载体,将礁体投放在保护区的资源修复区内。

  市海洋与渔业局资环处工作人员说:“当拖船拖着巨大的渔网沿着海底扫过时,给渔业资源带来灭顶之灾,设置在海底的人工鱼礁就是拖网船的"障碍",削减捕捞强度。”

  据礁体投放后的跟踪调查发现,近年来,投放水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生物多样性指数有所增高,集鱼效果明显。

  近年来,通过人工增殖放流中国对虾苗、鱼苗、贝类等,海州湾水域的渔业资源量明显增加,生物种群结构也得到了改善,海州湾渔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

  贝藻场建设 改善海区水质

  牧场实现立体化混养模式

  为了净化和改善海区水质,便于海洋生物的附着、繁殖,提高增殖放流的效果,海州湾海洋牧场还实现贝、藻、参、海胆等多种组合方式综合立体化混养模式。

  海藻场建设一方面以海州湾已投放的人工鱼礁为藻礁,并在礁区内同时抛投岩石,改善海州湾藻类生长的底质条件,提供藻类附着生长的条件。另一方面在礁区内开展人工附苗包括江蓠、海带、紫菜等,以便进行海藻移植、吊养,现均已养殖成功。

  另外,结合海藻场建设,利用已投放礁体,市海洋与渔业局还开展了贝场建设,主要是贻贝、牡蛎等大规模吊养。贝场的建设对于充分利用水层、净化水质、提升食物链具有重要作用。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