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苏 >> 正文

生态文明:鱼米之乡永续“江南美景”

Eedu.org.cn 作者:杭春燕    资讯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8/18

  聚力治太治气

  矢志转型发展

  作为东部沿海发展比较快的省份,江苏在全国较早进入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发展阶段,环保工作也较早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矛盾、新制约。而江苏也有条件、有基础、更有责任为全国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探索新路子、创造新经验。

  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成为江苏在率先发展之路上的“痛”。随后,江苏全力推进“铁腕治污、科学治太”,并将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经过多年持续治理,目前,太湖湖体富营养状态已经由“中重度”改善为“轻度”。

  最近一段时间,记者发现,微信朋友圈里的不少南京朋友爱上了晒蓝天白云。家住南京市建邺区江湾城的徐利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作为忙碌的都市人,看到蓝天白云心情格外舒爽。为遏制PM2.5——这个直径只有头发丝1/20的细小尘霾,全省各地通过综合举措,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今年1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十条”而出台更为严格的“苏十条”,作为今年省政府1号文印发,江苏治气的决心与力度已跃然纸上。今年上半年,江苏总量减排超额完成时序任务。

  江苏人认识到,单纯的污染治理已无法解决环境问题,选择只有一个:统筹协调、标本兼治,探索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努力推动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

  转型,首先是转变发展方式。我省正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淘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产能,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打造江苏经济升级版。

  转型,关键是优化法治环境。省环保厅会同省高院、检察院和公安厅建立完善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今年上半年共立案侦察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63起,是去年同期的4倍。

  转型,重点是协调利益关系。去年底,《江苏省水环境区域补偿实施办法(试行)》出台,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上下游“双向补偿”,“谁达标谁受益,谁超标谁补偿”。

  转型,核心在唤起全社会参与。今天的江苏人已经意识到,环保绝不能单纯靠政府,环保信用体系建设、环保宣教全领域渗透等手段,正在让政府、企业、个人同心同力,同向同行。

  本报记者 杭春燕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