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洋生态构筑蓝色梦想

海洋防灾减灾进校园。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报告首次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和“美丽中国”的概念,特别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在第四个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到来之际,如何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报告精神,不断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大力促进海洋强市建设,构筑青岛蓝色梦想,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青岛市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青岛地处黄海之滨,环抱胶州湾,近海海域1.22万平方公里,滩涂面积375平方公里;海岸线816公里,占山东省全省岸线的1/4多;有69个海岛、49处海湾,港口条件优越,航道通畅。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为青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为青岛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域的龙头,青岛迎来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提出“到2015年,将青岛市初步建设成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健全法规规划体系 加强海域综合管理
立法规、定规划,为科学用好海洋提供保障。为此,我市先后出台了《青岛市无居民海岛管理条例》、《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定》、《青岛市海洋渔业管理条例》等5部地方性法规;编制完成了《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青岛市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规划》、《海洋重要资源勘探专项规划》以及《海砂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和《卤水开发与利用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为依法管好、科学用好海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同时,我市还编制完成《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先后规划了“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聚集区”、“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凤凰岛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女岛港口临海工业产业聚集区等四大海洋经济产业区,为培育青岛特色新兴优势海洋产业,促进资源整合、加快海洋产业升级步伐起到了积极作用。实施《关于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项目审批工作实施意见》,严格审批程序,坚持”三不审批“原则。即: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用海项目不批、不符合法定审批程序的项目不批、不符合海域使用金减免规定的申请不批。完善审核委员会审核、局长办公会审定制度,严格执行海域使用项目审查报批程序。海域使用权证书年审率、海域使用金征收率、海域使用确权发证率均达到100%。
截至目前,全市六个沿海区市中,两个是市级海域管理示范县,一个是省级海域管理示范县,三个被评为国家级海域管理示范县。
构建海洋监测体系 强化海洋环保力度
高水平监测能力,严格监控近岸海域环境。近年来,我市投资近千万元购置了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建立了青岛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扶持沿海区市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建设,完善全市海洋环境监测网络。每年组织开展近岸海域海水和沉积物环境趋势性监测、陆源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监测等多项监测,监测频率和点位处于全国之首。高标准建设了浮标系统、地波雷达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海洋预报中心、水深地形测量、移动监测车船等6大模块的海洋水文、水质监测暨预报系统,实现了对青岛近岸海域水文环境的实时监测和准确预报。组织开展大规模的赤潮针对性监测研究,建设了赤潮监测浮标,建立了赤潮监测预警系统和赤潮应急消除体系,编制发布了《青岛市海洋赤潮灾害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开展我市近岸海域赤潮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
严把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的审核关。按照海洋节能减排政策要求,对新建项目的污水排放实施严格控制,杜绝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项目上马,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优先引进新能源建设项目。加强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强化海洋工程环评检查验收,加强涉海工程项目建设期、运行期的跟踪监测和监督管理,促进岸线和海域资源高效集约配置,减轻和控制海洋开发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开展海洋保护区建设。相继建成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胶南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和胶州湾滨海湿地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据统计,4个海洋保护区总面积达14000多公顷,占青岛海域面积的1.15%。
坚持“依法管海”提高海洋管控水平
“依法管海”,严格行政执法。多年来,我市相继开展了“海盾”、“碧海”、“蓝箭”等专项执法行动,从严查处违法违规围填海、破坏海洋自然保护区、无居民海岛等案件,维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对我市重点海域集中开展了“青岛市整治非法采挖海砂海上联合执法行动”,对查获的涉嫌违法采挖海砂船只按照部门职能依法从严、从重处理。开展“护岛”专项执法行动,对30多个海岛及其周边海域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稳妥推进前海一线综合整治,同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合行动,维护前海一线正常秩序。
建设执法装备和队伍,争取国家资金1.99亿元,完成1500吨、1000吨、600吨级海洋执法船的招标采购工作,建造3艘海上执法艇;争取国家资金900万元,建造两艘100吨级渔政船。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开展执法队伍军事体能训练和执法实务培训,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海洋监察执法示范创建活动。
此外,我市还推进了海洋与渔业行政处罚权规范透明运行工作,开展了文明执法窗口创建活动。着力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积极开展了“普法进社区,送法到基层”法制宣传活动和“蓝色青岛”为主题的大型广场宣传活动,提升了法制宣传的层次和效果。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