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上海 >> 正文

永久保留“零碳馆”

Eedu.org.cn 作者:罗劲松    资讯来源:广西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8

    在上海世博园里,城市未来馆和城市最佳实践区比肩而立。未来馆里展望的内容,离我们还有些遥远;最佳实践区里的一幢幢样板房,一种种生活方式,却已经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生活了。

  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伦敦零碳馆,5月5日举行开馆仪式时,出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场面——应邀而来的专家和各界人士兴致勃勃进入大厅,好奇地观赏零碳馆风采。这天上海天气因降雨变得颇为凉爽,零碳馆大厅里却热得像个蒸笼。不停用资料当扇子扇风的人们疑惑: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零碳生活”?正当人们难耐炎热时,主持人笑着解释道:大厅里的温度是人为调高的,刻意营造40摄氏度高温环境,以激发大家对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问题的关注。

  记者好奇地穿行于零碳馆餐厅、展示厅和6套样板房中,宜人的室温、简洁明快的格调让人倍感舒畅。令人称奇的是,整幢楼房所需的能量全由房屋本身以“零碳”的方式产生。

  墙壁上一张手绘结构图,向每一位参观者介绍了零碳馆实现能量自给自足的奥秘——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和热力电力转化器收集足够的电能供日常使用,收集到的热能则转化为楼中制冷动力;雨水收集系统负责供应馆内非饮用水;太阳能热水板则负责收集家庭生活用热水;食物和有机肥料在室外发酵产生沼气能源;屋顶三角形风帽不断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并进行热回收;楼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通过风帽散发的室内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最有意思的是,馆中餐厅每天营业后剩余的有机饼干,经过特殊处理,变成了次日餐桌上的餐具,以减少洗涤带来的污染和水资源浪费。这些餐具是可吃的,闻起来有股巧克力香味。没有被吃掉的餐具和厨房里其它生物垃圾一起,被收集到生物能炉内,用于发电、发热。客人喝剩的啤酒瓶、可乐罐也被收集起来,做成室内的吊顶、地灯和烛台。

  零碳馆里的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它的原型来自英国伦敦市贝丁顿社区,那是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社区”。建成于2002年的贝丁顿社区,拥有包括公寓、复式住宅和独立洋房在内的82套住房,并配有2500平方米工作空间。入住其中的人们,是全世界最早享受“零碳生活”的城市居民。

  据零碳馆馆长陈硕介绍:伦敦零碳馆,其实是一座结合了英、中技术的样板房。零碳馆的建筑材料,采用的完全是我国本土产品。按英国方面提供的技术和图纸把零碳馆建造起来的,是中国厂商。其中还做了不少调节,如考虑到上海5月~10月的气候比较炎热,零碳馆的空调系统相应改造为太阳能、风能及地源热能联合驱动。地下一根小管道通向黄浦江,将源源不断的江水引入馆内,满足制冷需求。

  零碳馆内的“零碳生活”离中国人还有多远?零碳馆馆长陈硕向媒体透露:事实上,中国的零碳房研究早在两年前就已着手进行,目前技术上已经没有太大问题,关键是必须将零碳房的成本降低到民众能够接受的范围。  

  据介绍,有关人士曾算过一笔很实在的经济账:房屋主人在零碳房上投入的资金,可以通过节约水电等方式回收。如果7~8年可以回收成本,零碳房就值得大规模推广;如果这一过程需要15年,就应该开展小规模试验;如果这一过程需要二三十年以上,那么零碳房就只能作为案例来研究了。

  目前,有关方面正在努力把零碳房的成本控制在每平方米1500元的水平。如果这一目标能够达到,那么,两年内,中国将出现第一个试验性零碳社区。

  离开伦敦零碳馆时,记者了解到:上海世博会结束后,园中绝大多数展馆都会拆除,而零碳馆将永久保留下来!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