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报显示去年申城空气优良率首超90%
图片说明:上海空气改善明显,图为夕阳下一群鸟儿栖息世博园的树上。
东方网5月25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2009年,上海全市环保投入约460.42亿元,占同期上海市生产总值(GDP)的3.09%,上海环境治理也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首次超过90%,达到91.5%;黄浦江苏州河总体水质有所改善;声环境质量稳定,道路交通噪声昼间时段达到相应功能的标准要求。
昨天,上海市环保局发布《2010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在透露以上好消息的同时也指出了问题――光化学污染和灰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道路交通噪声夜间时段未能达到相应标准。
大气环境问题:光化学污染和灰霾污染
据了解,2009年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有334天,较2008年增加6天,其中一级天数有107天(占29.3%),为历年最多,优良率首次超过90%,达91.5%,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均呈总体下降趋势。
环保部门发现,目前空气质量的污染因子,除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外,环境空气中光化学污染和灰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表现为多种污染物共存的复合型污染,对大气污染治理提出进一步要求。
水环境问题:水体富营养化日益突出
公报显示,2009年,黄浦江、苏州河总体水质有所改善。与2008年相比,2009年黄浦江、苏州河各监测断面的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均有所下降,总体水质状况有所改善。近五年来,黄浦江总体水质状况2005-2008年基本保持稳定,2009年有所好转,苏州河总体水质状况有所好转。
但是,上海水体的主要超标因子均为氨氮和总磷,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现象)。
2010年3月1日《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施行,对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态补偿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有利于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声环境问题:夜间道路交通噪声超标
据了解,2009年上海市区域环境噪声达到相应功能的标准要求,但是,道路交通噪声夜间时段未能达到相应功能的标准要求。
2009年,上海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时段的平均等效声级为69.8dB(A)(分贝),较2008年下降1.6dB(A);夜间时段的平均等效声级为64.4dB(A),较2008年下降2.0dB(A)。
近5年(2005-2009年)的监测数据表明,2005-2008年上海市道路交通噪声均未能达到相应功能的标准要求,2009年上海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时段达到相应功能的标准要求,较2008年有所好转,但夜间时段仍未达标。
公报还公布了辐射环境质量,2009年上海辐射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良好。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