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浙江 >> 正文

浙江:海洋经济迎来“科学春天”

——写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启动之际
Eedu.org.cn 作者:宦建新 刘建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6

  “十二五”开局之初,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标志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3月下旬,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先后到舟山、宁波调研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时提出:要着力集聚科技、人才资源,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支撑。

  从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到海洋发展示范区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变。

  科技兴海是浙江多年来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国务院批复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力部署,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迎来了一个“科学的春天”。

  浙江的共识,浙江的行动

  浙江拥有2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海域,是陆地面积的两倍多。全省海洋岸线6696公里,居全国首位;宁波—舟山港已跻身全球第一大海港;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2878个,数量居全国首位;近海渔场22.27万平方公里,可捕捞量居全国第一;海洋能蕴藏丰富,可开发潮汐能装机容量占全国的40%,潮流能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海洋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18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500亿元,约占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的1/10。

  赵洪祝表示,未来5至10年,浙江省将紧紧抓住机遇,创建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海洋海岛开发开放改革示范区、现代海洋产业示范区、海陆协调发展示范区、海洋生态文明和清洁能源示范区。全省海洋总产值2015年力争达到7000亿元,基本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目标;2020年突破12000亿元,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

  为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浙江规划了“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总体布局。“一核”,就是以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的核心区;“两翼”,包括环杭州湾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的北翼和以温台沿海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的南翼;“三圈”,即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沿海都市圈;“九区”,即重点建设沿海7市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多岛”,就是重点利用和保护一批重要海岛,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海洋经济发展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这是浙江的共识,浙江的行动。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科技厅海洋科技重大重点面上项目、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国内外交流、成果转化共立项550余项,共资助经费4.86亿元,比“十五”增列320项,投入增加93%。海洋科技方面申请专利640余项,获得授权38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90余项。

  进入“十二五”,浙江省新一轮科技兴海战略规划已制定。

  发展海洋经济,科技大有作为

  海洋深水养殖是国际上发展很快的新型网箱养殖技术,科技含量和自动化程度高,与传统养殖业相比具有抗风浪、鱼品质好、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浙江沿海渔民早就想掌握这项技术,改变渔业生产方式。

  2001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来到舟山,对863计划项目“深海抗风浪网箱研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紧深入研究,加速走产业化道路。

  当时,浙江海洋学院已经完成对深水网箱养殖及装备技术系列项目的研究,解决了深水网箱材料、箱体结构、养殖、抗风浪性能等关键技术。根据张德江的批示,在浙江省科技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截至2008年年底,累计在国内沿海生产安装深水网箱3110余只,占全国深水网箱总量的90%以上。实现销售额7.5亿元,利税2.4亿元。深水网箱研究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获得2006年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浙江海洋学院副院长吴常文在舟山对科技日报记者说,一项技术改变了一种养殖方式,这说明传统海洋经济转型升级一定要有科技的支撑。发展海洋经济,科技大有作为。

  同时,以他为主的课题组又有新突破:大黄鱼全基因图谱绘制成功。吴常文说,大黄鱼全基因组的测定和序列图谱的成功绘制,将对大黄鱼基础生物学研究和大黄鱼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科技兴海是浙江多年来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浙江的创新实践在于为科技兴海打基础,建平台,共建创新载体,集聚创新人才,着眼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加强海洋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提高海洋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授牌成立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2007年成立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截至2009年年底,海洋平台已整合购置仪器设备总值达1.535亿元,拥有694位科技人员;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7项;已为2218家企业进行关键设备各类服务。2009年海洋平台服务收入达1.2亿元。

  其次,全力支持舟山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0年6月,浙江省政府同意舟山经济开发区增挂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牌子,这是浙江省唯一的海洋类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第三,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共建科技创新载体。浙江海洋学院与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联合兴办的浙江东海海洋研究院已成为浙江省乃至我国中部沿海的海洋开发研究实验中心。中国·雨田集团有限公司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共建海洋生物制品工程中心,已投资1000多万元,海洋药物的研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于是,我们看到“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组织科技攻关,攻克一批海洋关键和共性技术:

  在海水养殖方面,已攻克鱼、虾、贝、藻、蟹等主养品种的育苗和养殖技术,饲料质量和病害防治水平显著提高,深水网箱装备技术和产业化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浙江省充分发挥浅海海域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价格低廉的浮绳式深水网箱。省科技厅立项的洞头、平阳浮绳式深水网箱项目,已应用推广浮绳式深水网箱累计达1100多只,养殖水体近140万立方米,约占全省的70%、全国的40%,形成了国内最大的浮绳式深水网箱养殖基地。

  舟山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厚壳贻贝等传统品种人工育苗和养殖形成规模化。

  大黄鱼规模养殖新技术开发项目,优化了大黄鱼苗种、饲料、防病、养殖与加工产业化技术,建立了大黄鱼养殖HACCP体系,完成授权专利8项,制订了标准与技术规范13项,该项目获2007年度国家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大黄鱼脱脂技术的成功开发,使原本严重滞销,价格一跌再跌的养殖大黄鱼价格迅速回涨,促进了大黄鱼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到2008年年底,仅宁波市就拥有脱脂大黄鱼加工企业40余家,年产1600万尾,产值愈3亿。

  在海产品加工方面,除解决传统加工的安全生产难题,超低温超导、熏制、脱脂、膨化、超高压等加工新技术也取得重大突破。

  在海水淡化方面,设立海水淡化及海水综合利用科技专项,在膜及其组器、能量回收、高压泵海水淡化国产化三大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

  浙江省还积极开展跨海大桥与联岛工程关键技术、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及运输、风能与潮汐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港口物流信息化开发示范、海洋装备、海洋生态修复和海洋灾害应急救助等关键与共性技术的研究与攻关,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规划一出,科技先行

  发展海洋经济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

  目前,浙江省已制定海洋科技“十二五”规划,其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基本形成综合竞争力较强、规模总量居全国前列、拥有一批海洋科技和产业战略制高点的新兴产业体系,基本实现从经济亮点向增长点的转变,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带的重要支撑。涉海院所和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加快,形成一批一流海洋科研团队、优势产业、领军企业,研究和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关键技术,推广和应用一批海洋共性技术,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建成海洋新兴产业体系和科技兴海支撑体系。

  此外,浙江省还提出重点发展海洋装备业、港航服务业、先进船舶业、海水淡化业、海洋生物与制品、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海洋经济六大产业。

  规划一出,科技先行。

  3月下旬,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部署发展海洋经济战略。就切实增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意识,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强土地、海洋和水资源要素保障,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加强海洋生物保护,加快涉海重大项目建设,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等10个部分作出全面部署。

  规划落实,要靠人才。

  浙江省海洋科技力量已初具规模。目前,浙江省已有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涉海院校15家,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杭州水处理技术中心、中船重工715所等涉海科研院所13家,浙江大学、杭州水处理中心、杭州电子科大、海洋二所4家国家级海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此外,还有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区)7家,省海洋科技园区4家,建有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浙江海洋科学院、浙江海洋开发研究院等l5家海洋科技创新平台,省级海洋高新技术企业48家,涉海科技企业3900余家,直接从事海洋科技研究的科技人员1.32万人,和高校院所、企业共建的海洋科技创新载体已达到52家。浙江省科技厅还组建了数支海洋创新团队,提出了服务方向和重点领域,为科技兴海提供了技术和人才保障。

  在这个发展浙江海洋经济的“科学春天”里,发生的故事一定很精彩。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