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甘肃 >> 正文

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 沙海淘宝记

Eedu.org.cn 作者:胡全基    资讯来源:武威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12

  武威日报讯 (本报记者 胡全基)武威市与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接壤,风沙线长,防沙治沙任务重。近年来,全市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和探索,防沙治沙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但由于治沙防沙没有经济效益,制约了后续投入。近年来,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在凉州区东沙窝、民勤县西渠镇的沙漠腹地,利用梭梭成功嫁接名贵中药材肉苁蓉,在达到防沙治沙生态效益的同时取得了初步的经济效益,切实践行了“国家有投入、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的治沙路。

  7月1日,记者来到凉州区东沙窝沙漠腹地,在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肉苁蓉种植基地,见到了公司技术员刘斌基。在一棵梭梭树下,刘斌基用手刨开黄沙,在近1米深处,一棵壮实的肉苁蓉长势喜人。刘斌基说,肉苁蓉寄生在梭梭根部,不与农业争水、争地,生长两年后即可采挖,之后,其基部又会萌发新的肉苁蓉植株而连续生长,是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环境的阳光产业。为了支持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好肉苁蓉这一产业,去年,凉州区政府在长城乡东沙窝给该公司划拨了5000亩梭梭林,鼓励其科学种植,大胆试验。目前,该公司已先期在这里嫁接种植了1000亩肉苁蓉。此前,在民勤县西渠镇肉苁蓉种植基地种植的2000多亩肉苁蓉,今年已经陆续发芽出土、采挖。

  被誉为“沙漠人参”的肉苁蓉,主要有提高人的免疫功能等功效,深受消费者欢迎。由于野生肉苁蓉数量少,大量采挖已经使这一名贵中药材濒临灭绝。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稀缺沙生植物,国家将野生肉苁蓉和它的寄生植物梭梭列入国家二级野生植物保护名录,禁止采挖。由于人工种植的肉苁蓉全部为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绿色产品,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保健美容和饮食滋补品,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每年依靠大量进口肉苁蓉来满足市场需求。作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将保护生态环境与追求企业效益有机结合,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为群众提供肉苁蓉种子、技术,在民勤县西渠镇建成了2000多亩肉苁蓉种植基地。经过3年时间的探索和民勤西渠镇的试种植,至目前,每亩地可产肉苁蓉100—200公斤,产生的经济效益是8000元左右。西渠镇扶拱村党支部书记魏兆财说:“过去,群众为了治沙防沙在沙漠里栽植梭梭林,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2008年以来,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给群众投入资金,提供种子和技术服务,指导种植肉苁蓉,农民们在沙漠里淘到了‘黄金’。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