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伊犁河生态环境 伊犁河土著珍稀鱼种繁育成功
记者从新疆水产科研所设在新源县的冷水鱼研究示范基地了解到,近几年,伊犁河土着鱼等珍稀冷水鱼种人工繁育技术成熟,2010年在伊犁河成功投放10万尾伊犁河土着珍稀鱼苗,今年将继续加大伊犁河土着鱼繁育和投放力度,不断恢复濒临灭绝的鱼类种群,改善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
据介绍,近30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水质恶化、过度捕捞、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百分之八十的伊犁土着鱼类濒临灭绝。作为伊犁河特有鱼类的伊犁裂腹鱼、新疆裸重唇鱼、斑重唇鱼在伊犁河水域也难觅踪迹,种群下降速度非常快。
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助理工程师牛建功告诉记者说:“通过调查,伊犁河的鱼是越来越少了。如果不进行人为救助的话,可能一些特有鱼类灭绝,所以,我们现在做这些工作就是要救助这些土着特有鱼类。”
近几年,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攻克了亲鱼饲养、催产、孵化等技术难关,技术已非常成熟,今年将继续加大繁育力度。目前,繁育鱼苗已经长到0.9—1厘米,养殖一个月后就可投放到适宜栖息的河道。
牛建功介绍说:“我们这个工作就是从今年3月计划到7月做伊犁河土着鱼类,主要是伊犁裂腹鱼、裸重唇鱼和斑重唇鱼这三种鱼的一个人工繁殖,然后有一部分可能要进行增殖放流,这属于国家公益性的一个工作。”
今年计划在伊犁河投放的土着鱼类数量要超过10万尾。目前,他们正在摸索种群恢复监测的技术,技术成熟后将每年监测一次。
由于伊犁河土着鱼类成活率偏低,专家呼吁沿岸居民加大伊犁河流域土着鱼类的保护力度,防止滥捕滥捞,同时,有关部门要完善水利设施建设,为伊犁河土着鱼类回游自然繁衍创造适宜的条件。牛建功说:“现在我们在做人工繁殖,人工繁殖的卵已经采集到5万至6万(枚)卵了,(鱼)苗现在已经出到有个两万尾了,我们计划今年要做到10万到20万卵。”
据牛建功介绍,这些鱼种投放到伊犁河后会调解水质,改善伊犁河的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