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甘肃 >> 正文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Eedu.org.cn 作者:姜玉勇    资讯来源:张掖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23

  ——访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田昆

  第二届绿洲论坛期间,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田昆作了题为《高原湿地保护与恢复》的专题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日前,记者就如何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推动绿洲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专访了田昆。

  田昆说,高原湿地是重要的水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和重要的牧业基地,对于维持高原生态系统和全球环境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科研和旅游价值。当前,人口增长对湿地资源与湿地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湿地保护和管理的统一协调机制尚不健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人们对湿地生态特征缺乏足够的知识,致使湿地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

  田昆说,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高原湿地保护的经济保障机制和手段。要将高原湿地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经常性财政预算,提供长期、稳定的财政支持;开展高原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依据湿地价值评估,对湿地占用实行经济补偿政策,并对生态功能区实行类似森林保护的生态补偿政策。要开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胁迫下的高原湿地演替预警机制战略研究。要加强气候变化等环境胁迫和人为干扰影响下的高原湿地退化机理,以及高原湿地演替规律的研究,了解高原湿地未来变化趋势,为国家制定战略应对提供预警。要开展高原湿地资源调查,加强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等基础性工作。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理顺管理体制,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共同建立综合保护管理的长远规划和长效机制,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田昆指出,高原湿地保护最为有效的方法或途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而自然保护区建立后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是依据其结构和功能划分功能区进行分区管理。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主要是依据《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国家标准》,以同心圆或各功能区连片模式划分功能区的三级区划方法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高原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包括以湿地生物和以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管理目标的湖泊、河流、沼泽自然湿地类型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无论是人工促进恢复还是自然恢复,采取工程技术还是生物技术或是工程与生物措施结合的技术方法,最重要的是恢复湿地结构与功能,以及维持湿地生态特征,这是湿地恢复的基点或基础。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一定要依据其生态特征,从维护其结构与功能来考虑,不能机械地照搬国外或国内平原湿地恢复的技术与经验。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