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甘肃 >> 正文

甘南藏区:从生态保护中获取发展不竭动力

Eedu.org.cn 作者:姜伟超 石昊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8/30

  新华网兰州8月30日电(记者 姜伟超、石昊)初秋傍晚,走近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草原上的尕海湖,空气湿得似乎能拧出水来。微风起时,晚霞和水鸟齐飞,无边无际的尕海尽显静谧之美。

  尕海是甘肃省唯一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这个海拔3500米的淡水湖,像是一枚晶莹的珍珠,镶嵌在甘南绿色的大地上。但就在数年前,因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和气候变化等原因,尕海湖面积不断缩小,甚至一度三次干涸。

  “没有了生态,大草原就不是大草原了。”碌曲县尕海乡59岁的牧民旦正吉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牛羊冬天总有冻饿而死的,尕海也干涸了。

  进入新世纪,甘南州开始实施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措施恢复草原生态,800多万亩草原被划为禁牧区,严格控制牛羊数量。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正式启动实施,总投资44.51亿元,甘南州七县一市被列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范围。2011年,甘南州提出“生态立州”战略,努力寻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

  渐渐地,尕海湖区周边60%以上已经干涸的山泉恢复出水,湿地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480公顷增加到目前的2200公顷,湖区沼泽湿地面积恢复至12000多公顷,草地的水源涵养和固土能力持续增强。

  10年前,夏河县桑科乡的扎西离开桑科草原去青海打工,因为草原退化让搞牛羊养殖的他看不到希望。10年后,42岁的扎西又回到桑科,在草原边上开了一家牧家乐,放眼望去,牧家乐四周草绿水清,牛羊成群,每天南来北往的游客让扎西和妻子忙得团团转。

  “我卖的不是饭,是生态。”当记者问到生意为什么这么好时,扎西用网络语言幽默了一把,却道出了生态对草原的意义。

  青山绿水引来八方游客。仅2012年,甘南旅游综合收入超13亿元,占全州GDP比重的10%,旅游从业人员达1.4万人,旅游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逐年创历史新高。

  今年是甘南建州60周年。甘南州以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养殖和循环经济等生态、经济双赢的产业,目前已经建成涵盖玛曲、碌曲两个纯牧业县的繁育产业带和涉及卓尼、迭部、临潭三县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育肥产业带各一个,涉及全州的养殖产业带一个,良种繁育体系、草产业基地、农畜市场也在甘南蓬勃发展。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