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青海 >> 正文

青海湖畔义务守护候鸟

Eedu.org.cn 作者:李琳海 张春晓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4

    新华网西宁12月3日电(记者 李琳海 张春晓)加悟才让是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三大队的牧工,世代居住在青海湖畔刚察县那仁社区,多年来,他一直承担着义务保护湿地水鸟的责任。

    位于青海湖畔的那仁湿地,是一片广垠而神秘的净土。这里有常年不封冻的泉眼,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使它成为鸟的天堂。每年冬天,大天鹅都会如期而至,作为中亚、东亚两条候鸟迁徙路径的交汇点,青海湖是候鸟迁徙途中重要停歇地与中转站,也是水禽的重要越冬地。

    为监测水鸟,防止人为干扰和惊吓,加悟才让几乎每天都去湖边巡查,一去就是几个小时。“有时为拍摄鸟类巢穴,我需要徒手爬上陡峭的悬崖,与猛禽‘零距离’接触。”加悟才让说。

    加悟才让说,他平时的工作不仅是保护水鸟,还包括观察和记录,经常带上口粮,背上沉重的摄影器材到湖畔、湿地、草甸或悬崖边,静静地在远处拍摄。

    如今,他受聘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是那仁湿地野生动物义务监测员,当地的牧民亲切地称他为“鸟的爸爸”。

    青海湖周边,像加悟才让这样的义务协管员有43名,年龄在25-55岁之间,多数是来自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牧民。劳作之余,他们积极参与天鹅、普氏原羚、湟鱼等多种野生动物的保护。

    “牧民在保护生态环境上有天然优势。”青海湖管理局保护科科长吴永林说。

    吴永林说,青海湖是环湖地区的藏族居民赖以生存的地方,他们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再加上藏传佛教重视与自然相处的观念,使得崇拜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深入人心。

    据吴永林介绍,近年来,管理局不断加大保护野生动物的力度,依靠GPS卫星跟踪技术进行鸟类日常监测和迁徙路径研究,并实行青海湖鸟类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仅仅依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发动民间力量,形成一条科学引导、群众参与的‘社区共管’之路。”吴永林说。

    今年19岁的藏族姑娘谢先措已有三年多的协管经历。2009年,在担任鸟类协管员的父亲去世后不久,谢先措和姐姐子承父业,肩负起了保护越冬候鸟及青海湖湟鱼的责任。

    在冬季,每天清晨放牧后,谢先措都会赶到距离牧场七八公里的青海湖,仔细观察湖面及湖边,看看大天鹅的数量是否减少,是否有鸟类死亡,有没有动物溜进保护区猎食。

    “这些牧民协管员协助管理局做好环湖地区野生动物的监测和保护工作,他们是保护珍贵物种和维持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吴永林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已有1700余只大天鹅陆续飞抵青海湖,预计今年最高峰大约有三四千只来越冬。

    “每年开春时节,当我站在湖边,仰望天空中一排排大天鹅展翅飞离时,我都会默默地为这群美丽的生命祈祷,等待来年它们归来。”谢先措说。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