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青海 >> 正文

“四位一体”实现生态产业双赢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8/18

  近年来,青海省认真践行生态立省战略,坚持以饲草料产业发展为基础,以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为手段,以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为保障,以生态畜牧业建设为目标,加快转变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闯出了一条独具青海特色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路子,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双赢”。

  一是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切入点,加快推进草原生态畜牧业建设。2008年在7个纯牧业村开展试点,2010年选择30个村进行示范建设,从2011年起在牧区全面推进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组建工作。截至目前全省883个纯牧业村已全部组建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并有78个半农半牧村组建了合作社,占牧区行政村总数的58.35%。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从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入手,优化重组牲畜、草场等资源要素,实行统一放牧、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努力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实施减畜工程,积极推广牦牛舍饲半舍饲养殖和藏羊高效养殖配套技术,加大非生产畜淘汰力度,养殖效益、经营效益和生态效益逐步显现,初步建立了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畜牧业生产新格局。

  二是加快饲草料产业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先后启动实施了退牧还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青海湖流域及周边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累计建设草原围栏16166万亩,完成退化草地补播2738万亩、黑土滩综合治理659.23万亩、鼠害防治1.04亿亩、虫害防治2540.73万亩,治理草原毒草507.9万亩。同时大力开展人工草地建设,每年人工草地建设规模达到200万~300万亩,全省牧草良种繁育基地达到17.4万亩,人工饲草料基地保留面积达到669万亩,基本形成了东部农区饲草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生产基地,环湖地区禾本科饲草加工基地,柴达木地区豆科饲草生产加工基地的发展格局,建立了集饲草料生产、加工、科研开发以及质量监测为一体的饲草料工业体系。

  三是稳步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适当集中、改造现有村、鼓励进城”的原则,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产业发展,采取财政补贴、税费减免、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措施,扎实推进“百村示范、千村建设”工程,引导牧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定居。工程实施5年来,全省已开工建设109950户,建设面积达到756.54万平方米,户均面积68.81平方米。目前工程已完工10.64万户,其中在县城、乡镇建设了173个定居社区,定居户达到52566户。启动实施了草原新帐篷行动,给39481户牧户配置了帐篷、便携式电视机等生活设施,极大地改善了游牧民定居后的生活条件,促进了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

  四是认真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机制。扎实推进草原承包经营和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全省已划定基本草原2.42亿亩,占可利用草原的51%;草原承包经营权全部承包到户(联户);落实禁牧到户面积2.45亿亩、草畜平衡面积2.29亿亩;加大禁牧减畜监管力度,完成9489名草原生态管护员的聘用工作,将减畜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户,共核减牲畜570万羊单位,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恢复和改善。据全省草原生态监测,2013年天然草原平均鲜草产量、植被平均盖度和高度分别比2011年提高225.93公斤、3.1个百分点、2.77厘米。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