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陕西 >> 正文

节水灌溉为陕西农业生产“滴”出新天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西部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4-9

  ——节水灌溉发展面临制约

  陕西水利厅农水处副调研员赵军校、陕西省水利厅机电排灌站主任王永儒等认为,目前制约陕西节水灌溉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种粮成本高,收益低,影响了农民对节水灌溉投入的积极性。“据石头河水库灌区调查,目前,农民种一亩地,两季作物机耕、机播、机收需要260元,种子、化肥、农药需要约256元,浇三次水需要水费52.5元,总计成本约568.5元。而两季作物的收入只有900元左右,除去人工费,所剩无几,种地收益的下降,直接影响了农民种地积极性和对节水灌溉的投入。”赵军校说.

  二是当前农村的生产方式,使推广喷灌等高效节水形式受到一定制约。王永儒说,对于喷灌等高效节水形式,属于大面积整合作业方式,适合在集约经营程度较高的大块耕地上使用,目前农村土地基本上是“一家一户一小条”,农民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种植结构很难统一,实行喷灌统一浇水难度较大。

  三是农民传统的浇地习惯也给节水灌溉增加了难度。赵军校说,长期以来,农民祖祖辈辈都是大水漫灌,在认识上一直是浇地而不是浇作物,无论是常规灌溉还是高效节水灌溉,农民经常错误地认为,灌一次水不容易,既然浇就要灌满灌饱,即使灌溉定额够了,还总觉得浇水不足,地表不出现明水不放心,不仅造成了大量深层渗漏,导致用水定额偏大和水资源极大浪费,而且导致养分流失、土壤贫瘠,推广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难度较大。

  四是水资源管理滞后,用水混乱,污染严重。据了解,虽然近年来陕西出台了不少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措施,但管理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体制不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宏观控制,灌区群众随意打井取水现象严重,形成一方面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量开采,另一方面库水弃而不用的局面,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开发、利用上的不合理.此外,只注重开发利用,而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重视不够。“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已成为陕西水资源状况的真实写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