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低碳经济大局下贵阳如何迎接绿色挑战
路径
制度创新——助力低碳经济快速发展
作为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的第一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和联合国环境署命名的中国第一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从2003年开始,我市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节能减排。以磷化工为例。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几年前,贵阳市磷产品每吨的销售价才520元,实施循环经济、拉长产业链后,利用黄磷生产过程中的热量和尾气的热量建立了9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尾气里面的大量化学物质回收利用后,生产出甲酸、草酸磷、甲酰胺等化工产品。2009年上半年金融危机导致普通黄磷产品价格下跌非常厉害,很多企业濒临倒闭,而贵阳的黄磷企业开工率一直保持90%左右,而且每一吨黄磷产品实际升值2000元,成为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产品。
虽然低碳经济理念已经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可并付诸行动,但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发达国家着眼于低碳,其低碳经济目标是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联系在一起的。发展中国家着眼于发展,强调在实现发展目标的同时,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减排与发展的双赢。经济发展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从来都是不公平的,但世界向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型本身是中国一个"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低碳经济下的绿色机会隐藏在哪里?作为企业来说又能如何捕捉?
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率先迈步的情况下,中国绿色突围之路只有多头并进,奋起直追。
丰富资源和良好生态,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未来。而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进程中,如何科学地开发资源、有效地保护环境?虽然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到生态立省战略,再到环境立省战略,我省已给出答案,然而,如何才能确保"低碳经济"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邹骥教授表示,首先,政府需尽快出台包括低碳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机制等,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其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开发低碳产品,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理顺企业风险投融资体制,鼓励企业开发低碳等先进技术;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研究提出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应明确低碳发展目标,向公众、企业和市场传递准确的决心信号,实施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应多样化和相互协调,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另外,建立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低碳产业的外部整合,切实提高国际竞争力。(常元珠)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