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低碳经济大局下贵阳如何迎接绿色挑战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贵州生态文明大讲坛”报告会,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能源与气候经济学项目(PECE)主任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中国区首席代表邹骥教授分别从低碳经济趋势判断,低碳经济含义,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机遇与决定因素等八个方面作了“中国建设低碳经济的挑战、机遇和路径”主题演讲,整场讲座既有理论深度,又紧密联系实际,为我市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不少宝贵的“方子”。
机遇
战略地位——低碳经济成为经济发展形态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急剧升温,低碳经济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以能源工业为主的我省,发展低碳经济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我省地处长江、珠江上游,是“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同时也是资源优势突出的能源大省,水、电、煤多种能源兼备。但目前我省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高耗能产业所占比重大,能源消耗强度高,利用效率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环境压力大等矛盾十分突出。此外,在全省能源消费结构中,工业能耗占全省能源消耗的70%左右。然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虽然目前各界关于‘低碳经济’的定义很多也很广泛,但由‘表’及‘里’认识低碳经济非常有必要。”邹骥教授表示,简单来说,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通常来说,低碳经济包括两层的含义。其中一层是指民生与人类发展,这其中包括民生方面的温饱,安全问题,以及衣、食、住、行;就业,社会保障,环境质量等。此外,人类发展指的则是致力经济发展,满足低收入人群和最广大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稳步提高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福利,以及提高进一步发展的能力,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自由程度。第二层含义是指,低碳生产力综合指标。“工业文明之后,低碳经济是一条必由之路。”邹骥教授指出,发展低碳经济,是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得机遇。而在全省经济发展过程中,早已开始以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内容的低碳“实践”。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已使能源需求增加放慢,这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来经济复苏时,产业界会进入一轮新的机器、设备更新,如果能够抓住这一机会,投资低碳设备和技术,目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困难会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契机,不仅是对中国,对世界来说也是一次转变发展方式和消费、生活方式,调整产业经济结构的一次机会。”邹骥教授表示,低碳经济带来的机遇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和投资机会,还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生新的消费模式、新的技术研发领域、新的投资机会,以及局地生态环境改善的新动力等。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