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再追十年
日前,在济南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首次透露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七大方向,即现阶段将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七大领域为重点。张晓强表示,生物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之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提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也是当前缓解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瓶颈制约的重大举措。
生物产业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差距5年
数据显示,2006~2009年,我国生物产业总产值保持了25%左右的年均增长率,已经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
2008年,我国广义生物产业产值达到1.1万亿元,居各产业中间水平;据初步测算,到2020年,广义生物产业总产值将达到6万亿元,其中包括生物医药4万亿元、生物制造1万亿元、生物农业1000亿元、生物能源3000亿元、生物环保1000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与会表示,相比其他领域,生物产业的基础研究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只有5年,因此生物产业在中长期的战略意义更为突出。“其战略性体现在满足人类健康的巨额市场需求以及解决资源环境压力、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上。早在数年前就有专家表示,生物产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大于信息产业,由此将推动人类进入生物经济时代,从而引发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
张晓强表示,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正在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基因重组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得到大量应用,转基因、干细胞、分子标记、工业微生物等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近年全球上市的创新药物中,有20%属于生物技术药物,超过80%的新药在不同程度上利用了生物技术开发手段,一大批生物医药成果正在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2010年,专家预计全球生物技术药物销售收入将突破千亿美元。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大规模和深度发展,以及干细胞、组织工程、分子诊断和基因治疗等生物技术的快速推进,生物技术将对人类健康产生过去任何时代都无法想象的重大影响。
据农业部提供的数据,2009年,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涉及155个转化体,包括抗虫、抗除草剂、抗病、品质改良等。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发展到2009年的1.34亿公顷,14年间增长了79倍。全球转基因种子市场已由1996年的1.15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105亿美元。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构建以基因为核心资源的现代种业新体系将深刻地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
生物制造领域,以现代生物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绿色和低碳发展为目标,生物催化剂取代化学催化剂、生物可再生原料取代化石原料等新技术迅速发展,燃料乙醇、生物基材料等新产品已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生物催化等新工艺以其特有的效率高、能耗低、物耗少、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开始并将进一步对制药、食品及饲料、化工、材料、能源以及造纸、纺织、采矿等行业产生革命性影响。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生物技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专家纵论海洋蓝色经济 生物质发电能否持续盈利? 气候变化:生物技术剽窃者的机会? 中国实施生物经济十大行动 打造生物产业大国 生物技术治理印染废水有新突破 生物技术有望成为世界经济新的主导产业 国际视点:巴西迈向生物技术投资福地 生物技术: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生物技术治理重金属废水污染获得成功 第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6月在长沙举行 南宁成国家生物产业发展重要基地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