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贵州 >> 正文

贵州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Eedu.org.cn 作者:向永东 王桥    资讯来源:贵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3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这让贵州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对推动跨越发展更加信心满怀。

  近年,贵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等历史机遇,举全省之力奋力攻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生态等“瓶颈”正在逐渐被突破。黔中大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过去,独特的地形地貌让贵州吃尽苦头。山岭纵横,茫茫石山阻碍交通、隔绝信息传递;山地土薄,雨量丰富但蓄不住水;资源丰富,养在深闺人未识;环境优美,生态却十分脆弱……

  而如今,在贵州高原连绵群山之间:立体交通网络正日益编织完善,“连峰际天,飞鸟不通”的怨叹成为历史;一条条航线和铁路线将贵州与外界紧紧相联,一条条高速公路踏平坎坷,县乡“毛细血管”四通八达。电力建设水火互济相得益彰,乌江流域梯级开发托出“中国田纳西”,我国南方重要能源基地的地位更加稳固。同时,一座座大中型水库高峡出平湖,一根根电缆、光缆连接东西南北,一眼望去满是青山碧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贵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着力突破交通、水利、环保基础设施瓶颈制约”。贵州各族儿女将以昂扬进取和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更有力地突破“瓶颈”,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进一步夯实基础。

  快捷综合交通体系日臻完善:

  内外通行由“难”到“畅”

  1996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同志在贵州考察时指出:“从长远看,贵州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而制约对外开放、阻碍经济发展的是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宁肯把其他项目缓一缓,也要下定决心,努力改善交通状况。”

  交通通,一通百通,这是贵州的希望所在。改革开放30余年,贵州历届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交通的决心从未动摇。

  2010年下半年以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省长赵克志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协调、亲自带队,积极赴国家部委和银行总部争取支持。在中央领导关心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支持下,贵州打响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之战。

  过去十年,贵州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建设投资完成2176亿元。到2011年底,全省高速公路和通乡通村公路相互交织成网,遍及黔中大地,公路总里程超过15万公里,在西部排第4位;路网密度上升到每百平方公里近90公里,在西部排第2位。今年,全省将新建成高速公路6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2600公里以上。交通建设正不断向下倾斜、延伸,今年底前,88个县(区、市)将全部开工建设高速公路,其中已通高速公路60个,年内将实现所有100%乡镇通柏油路或水泥路、100%建制村通公路。

  到“十二五”末,全省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建成15条出省高速公路通道,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力争达到5000公里以上。

  与此同时,全省铁路、航空和水运建设齐头并进。

  随着贵(阳)广(州)快速铁路、长(沙)昆(明)铁路客运专线、贵阳市域铁路等项目的建设步伐加快,一批重大铁路新项目的开工,贵州铁路建设进入“换挡提速”的阶段。根据规划,未来一段时间,贵州境内将尽快建成贵广、渝黔、成贵、沪昆客运专线等10条快速铁路,铁路营运里程达到4500公里,形成“一环十射”铁路网络和到北京等地的“8小时铁路交通圈”。

  今年8月底,贵广快铁第一长隧道——岩山隧道胜利贯通。贵广快铁全长857公里,预计2014年建成通车后,从贵阳到广州乘火车将由20多个小时减为3小时,极大地缩短贵州与“珠三角”的时空距离。

  航空方面。目前,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将于年底竣工、明年3月投入运营;明年上半年,将继续实施三期扩建工程,再增建一条跑道和一座航站楼。10年来,龙洞堡机场经营的航线从24条增加到75条,通航城市从18个变为55个,旅客吞吐量增加4倍,货运吞吐量增加2.65倍。

  今年8月,遵义机场通航,至此,贵州已建成8个支线机场。“十二五”期间,全省将形成1个干线机场和13个支线机场的“一干十三支”航空格局。

  水运方面。贵州江河与长江、珠江一脉相通,通江达海的乌江航运工程建设已经启动。2011年,全省通航里程达3563公里,等级航道达2215公里。

  “十二五”期间,贵州计划投资22亿元,全面完成国家规划的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贵州段航运扩建工程和乌江航运建设工程。同时,将加快推动乌江构皮滩电站和红水河龙滩电站过船设施建设,力争在2017年打通“南下珠江、北进长江”的“黄金水道”,初步形成“通江达海”的水运体系;建成布局合理的内河航道和港口体系,基本实现内河水运现代化,促进资源开发和沿江河产业带形成。

  北上京津、南下港澳、东入湘桂、西进成渝的现代化快捷综合交通体系日臻完善,极大改变了贵州地处山区、内陆的交通区位,使人流进出贵州越来越便捷,生产要素的流动也有效加快。通行由“难”到“畅”,贵州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发生深刻变化。

  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

  改写“喊渴”的历史

  贵州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尽管降水量丰富,但大量的水资源随着“地质漏斗”流到地下,加之过去水利设施匮乏,人均供水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多,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

  2009年夏至2010年春,贵州遭受特大旱灾,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抗旱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十分关心和重视,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相继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贵州积极谋划长远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把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者结合起来,“三位一体”,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贵州发展的问题。

  水利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对贵州而言,犹如雨露甘霖。怎样让山区的“望天田”变“丰收田”?贵州积极抢抓中央扩大投资规模的政策机遇,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推动水利建设迈上新台阶。

  2003年至2012年,全省水利建设总投入达到589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02年投入的5.3倍。尤其是2011年和2012年,中央水利投入均超过60亿元,是2002年的7.8倍。地方水利建设投资也从2003年的5.2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79亿元,增长15倍。

  投资73亿元的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18个中型水库打捆的“滋黔”一期水源工程相继开工建设,不仅填补贵州没有大型骨干水源工程的空白,也为全省建立骨干水源工程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奠定良好基础,解决了上千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省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68亩,是10年前的1倍多。

  经国务院批准,贵州于2011年7月正式启动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的《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首批集中开工14个骨干水源工程,总投资近50亿元。根据《规划》,贵州省水利建设“大、中、小、微”并举,到2020年,全省将初步建成保障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需求的水利工程体系,年供水量达159.4亿立方米,人均389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515万亩,届时,将基本解决贵州工程性缺水问题,改写贵州“喊渴”的历史。

  建设南方重要能源基地:

  “资源富矿”变身“经济发动机”

  贵州资源丰富,资源蕴藏具有得天独厚的“水煤互济”优势:探明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五位,水能资源蕴藏量居全国第六位。

  “贵州经济要真正实现突破和起飞,还要靠电力。”2003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与贵州全国人大代表共商发展大计时指出。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依托“西电东送”战略,过去10年间,贵州先后建成“四水四火”、“四水八火”等电源项目。全省6000千瓦及以上电力装机容量增加五倍,跃居西部第4位、全国第12位;火电装机达到2030万千瓦,年均增长18%;水电装机达到1285万千瓦,年均增长20%。奠定了作为国家南方重要能源基地的地位。

  乌江,贵州第一大河,全长1037千米,横穿7个市(州)的25个县(区),汇入长江,巨大的天然落差造就了“一座水电富矿”。2000年11月,洪家渡水电站、乌江渡扩机工程的开工建设,拉开贵州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序幕,也正式开启贵州“西电东送”工程,乌江干流水电开发步入黄金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积极倡导下,乌江流域梯级开发规划启动。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是举世公认的流域成功开发典范,而乌江则以同样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及优越的开发条件,承载着中国流域可持续发展破题的希望。1989年,国务院批准《乌江干流规划报告》,同意乌江干流以发电为主,其次为航运,兼顾防洪、灌溉等任务,成为我国第一条实行流域梯级滚动开发的河流。

  历经12年艰苦鏖战,乌江干流贵州境内洪家渡、索风营、构皮滩、思林等8座总装机851万千瓦的电站相继建成,年发电量295亿千瓦时,大幅提高了贵州清洁能源比重,创造了中国水电开发史上的奇迹。随着今年底乌江最后一级电站——沙沱电站的下闸蓄水,乌江干流将成为千万千瓦级的水电能源基地,并成为我国首条实现流域水电滚动开发的河流。

  随着一个个电源点的建成,贵州境内还配套形成500千伏“日”字形环网和“黔电送粤”500千伏“五交两直”输电通道,“西电东送”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12年间增长16倍,成为泛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加油站”。

  “十二五”期间,贵州将进一步加大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规模型、效益型、生态型的多元化能源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到2015年,全省电力总装机将达5000万千瓦以上,电力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南方电网公司将在贵州投资千亿元建设改造电网,形成省内500千伏网格型电网、“六交两直”外送通道,建成与国家能源基地匹配的坚强电网。

  能源建设特别是“水火互济”电力优势,推动着贵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为全国最大的电解铝厂、最大的磷矿肥基地、最大的铁合金、磨料和人造金刚石生产与出口基地等提供了强劲动力。从2004年起,以电力工业为主的能源工业连续8年蝉联贵州第一支柱产业。

  一条条“电力高速路”穿山越岭,还为贵州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输送了动力。2007年,全省实现“村村通电”。2009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户户通电”。去年底,农村电网改造率达到93%,农村电价下降幅度超过22%,每年为农民减负超过2亿元。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为“三化同步”提供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是贵州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重要支撑。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贵州对信息产业的重视前所未有。8月,全省首次召开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大会,提出推动信息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助推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时,提出到2015年,信息产业实现产值3100亿元。9月,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贵阳、遵义、安顺通信同城化工程启动。

  “十一五”以来,贵州信息产业始终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11年,产值增长35%,占全省生产总值的7%。今年上半年,全省通信业完成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0%,增速排名全国第2位、西部地区第2位。

  包括现代通信业在内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得贵州对内对外的信息交流日益便捷。

  近年,贵州信息产业基本形成贵阳新天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小河—孟关家用视听和电子仪器、设备及电子装备制造产业带,麦架—沙文电子信息材料和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遵义消费类电子、电子设备和新能源电池产业聚集区等4个重要产业集群。

  贵州信息产业的创新步伐正在加快。贵州朗玛公司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语音交友社区软件、多方实时语音通讯工具软件两款产品,努力进行功能优化和市场推广,其布局移动互联网的雄心已显初步成效。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贵州拥有振华集团、贵阳海信、贵州海尔、航天电子、航空电子等骨干企业,片式钽电容器、中高端电连接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随着这些骨干企业在研发实力、产品创新的积累性增长,通过核心部件本土化生产、配套件向省内小微企业扩散,创新将成为贵州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信息技术的力量渗透进贵州经济社会生活中。大唐电信、浪潮集团等知名企业陆续落户贵州,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江苏慧谷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省通信、软件、互联网、媒体等信息产业的加速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贵州正勾画一张谋求信息产业极限价值的“蓝图”:既要打造主次分明、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又要具有优势突出、各具特色的园区基地。未来3年,贵州信息产业将陆续建设160个重点项目,投资总额突破1500亿元。到2015年,将呈现以传统电子元器件、航空航天电子、新能源电池和云计算、物联网等共同发展的趋势,形成产业领域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配套逐步完善的融合发展局面。

  在这张“蓝图”上,贵州信息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十分清晰:以贵安新区为核心,贵阳、遵义为两极,多地协同发展的“一区、两极、七基地”。贵安新区作为核心区,大力发展“园中园”,推动建设云计算基地、物联网基地、软件服务外包基地、数字内容产业基地,加快形成千亿级核心产业园区。贵阳、遵义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两大增长极,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优势突出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家用视听和电子仪器设备及电子装备制造基地、电子信息材料和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IT配套生产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

  生态文明展现生动画卷:

  走出“环境脆弱”束缚

  24年前,在胡锦涛同志的亲自倡导下,生态建设成为贵州毕节试验区改革的三大主题之一。24年来,生态文明的理念就像播洒在黔中大地的一颗种子,生根发芽、花开四方。

  2011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视察贵州时,要求贵州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观念,努力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形成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贵州的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能力。

  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省委书记赵克志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要继续办好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争取上升到国家层面,以此带动引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

  从毕节试验区的成功实践,到“爽爽贵阳”的华丽转身,生态文明建设,正帮助贵州一步步走出生态环境脆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束缚。

  地处长江、珠江上游,贵州从2002年起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森林覆盖率累计提高超过7个百分点。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1.5%,水土流失严重的喀斯特山区和石漠化地区土壤流失得到控制,“两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

  “十二五”时期,贵州将积极推进退耕还林(草)、天然资源林保护、珠江防护林保护、石漠化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工程,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5%。

  同时,贵州共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5个、省级生态乡镇21个,填补了没有国家级生态乡镇的空白。去年,贵州争取到中央“以奖代补”资金3000万元,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50个;投入资金900余万元,完成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建立贵州省土壤样品库,初步掌握贵州省土壤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建立130个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全省生态环境和物种资源保护工作由此迈上一个台阶。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今天,贵州在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进程中,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省上下自觉的行动。

  贵阳市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发展,以最严厉的措施保护青山绿水。组建两湖一库管理局,成立全国首家环保法庭和审判庭,制定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深入开展“依法治理两湖一库,确保市民饮水安全”、“森林保卫战”等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开磷集团以新型工业化要求布局产业,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体系运行模式,万元GDP能耗0.4吨标准煤,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废渣回收率达到90%,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气体排放每升400毫克以下,世界领先。

  黔西南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石漠化总面积5029平方公里,占全州面积的29%,是贵州石漠化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程度最高的地区。近年,黔西南州把生态治理、扶贫开发、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出产业化治理石漠化的新路子。石旮旯重披新绿,新兴的石漠产业亦由此萌发,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叠加,在昔日的不毛之地上演绎出一个个绿色的财富传奇。成功探索出岩溶山区高海拔地区种草养畜的“晴隆模式”、低海拔地区种植花椒的“顶坛模式”、中海拔地区种植金银花的“坪上模式”和低热河谷地区种植早熟蔬菜的“者楼模式”。

  “四大模式”辐射带动,催生并形成了黔西南州特色优势产业。“顶坛模式”和“坪上模式”的发源地贞丰县制定发展10万亩花椒和10万亩金银花计划,并引进深加工企业。目前,全州已推广种植金银花30万亩,覆盖8个县(市)。晴隆县建设全省百万只羊基地,并引资2亿多元建设全国专业化程度最高、屠宰生产量最大的羊加工生产线,每年屠宰加工肉羊120万只,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生态文明不只是拿来看的,而是要拿来当饭吃的。”这一句话已由当初的“说在嘴里”变成了“吃在嘴里”。

  作为西南地区重要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的六盘水,不断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资源节约型转变。2010年底,水矿股份公司鑫晟煤化工的产品“出炉”,标志着六盘水从煤焦产品时代开始步入煤化工产品时代。这个投资26亿元的煤化工基地,同时配套建设年产200万吨干法水泥项目和2×3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通过“项目配套”,将废渣、废气、废水等循环再利用,“吃干榨尽”资源,实现污染零排放。

  寓生态文明建设于旅游发展之中,两者在贵州奏响优美的和弦。今年11月,《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准。《规划》依托贵州生态文化优势资源,充分体现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实施项目化推动产业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也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蓝天、呼吸更清新的空气,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2011年,全省纳入监测的12个城市中,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有7个,其余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国家环保重点城市贵阳市、遵义市全年空气优良率分别为93.97%和90.68%。全省城市全年空气优良天数平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多轮驱动”,美丽贵州正向着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行。  

  实施乌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目前贵州境内已建成和在建的梯级电站共有9座。图为洪家渡水电站。 

  贵阳南环高速公路牛郎关立交桥。 本报记者 谢强 摄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