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绿色生活:开窗见绿色 出门进游园
今年国庆,家住龙舟路附近的陈玉桂和老伴没有选择外出旅游,而是沿着沙河转了转附近的几个小游园。“城市里的绿色越来越多了,看着这些心里也舒畅。”欣赏着河边的绿色,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陈玉桂老两口的心情异常舒坦。
漫步在城西的浣花溪公园,仰首是摇曳的绿树,俯首是宁静的草坪,吹着秋风,嗅着花香,快乐地享受生活;在城东的新华公园里,人们引吭高歌,激情四射,尽情地歌唱……今日的蓉城,已成为一座清波绿林环绕的园林城市,人们处处都能感受到绿色与生态,处处都能体验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给自己带来的实惠。
林水相依
家门口感受绿色气息
为打造林水相依的生态风光,我市在锦江两岸滨河地带新种植乔木1.5万株,灌木4000株(丛),草坪15万平方米,建成长22公里的环城风光带。同时实施的沙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形成了沙河沿岸22.22公里防护林带,建成了3.45平方公里的绿地,150亩的人工湖,城市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近年来,我市实施了一系列重点绿化工程,通过建设北部生态屏障、双百工程、破墙透绿等项目,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以林木为主体的绿地。今年内完成了10个林荫特色区、110条林荫道路和105块绿地增绿建设、城区主干道两侧12公里破墙透绿改造,新建10个3000平方米以上主题游园、完成12万平方米小游园、小广场建设。让市民一出门,就能感受到绿色的园林气息。
见缝插绿
绿化覆盖率达到36.46%
近年来,我市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紧密结合,见缝插绿,通过实施“健康绿色走廊”、“破墙透绿”、“双百工程”、“三绿工程”等项目,营造各种城市公共绿地。新建街心公共绿地、打造林荫特色街区、新建主题游园和小游园、对主干道两侧实施破墙透绿改造……一系列“造绿”工程的实施,使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了35.12%,绿化覆盖率为36.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2平方米,城市水网、路网、绿网基本形成,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苍翠欲滴的绿色将城市紧紧包围,蓉城市民感受到了开窗见绿色、出门进游园的“绿色生活”。
生态改善
城区野生鸟类达到256种
我市加大了城市中心小游园、小广场以及干道、水系、风景林地的建设,见缝插绿,在中心城区通过采取搬迁、拆违、整治河流等措施,建设了多个街心公共绿地、百条景观大道等,明显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同时,我市还进行了单位庭院建设和住宅小区的绿化,截至目前,全市70%的街道、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覆盖率达41%。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有力地提升了城市价值!”据介绍,由于近年来我市的城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主城区内公共绿地野生鸟类就已达256种,较20年前增加了24种,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听鸟语、闻花香、赏美景。据初步测算,全市建成区城市森林每年可以滞尘44.3万吨,吸收二氧化碳112.5万吨,释放氧气109万吨,吸收二氧化硫0.12万吨,降温1.2万亿大卡。
本报记者 李凌翌 李影 张全能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