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四川 >> 正文

为使绿色重返灾区群山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14
  一夜雨后的北川,天空放晴,金灿灿的油菜花漫山遍野,让人感到勃勃生机。

  中日技术合作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纪念植树活动3月11日在四川省北川县举行。来自中日两国政府和企业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保护国际、大自然保护协会等国际组织代表共200余人,在北川县擂鼓镇一起种下了象征友谊与希望的樱花树、枇杷树和核桃树。

  一身还带着黄土的粗蓝布工作装,一双沾满雨后湿泥的运动鞋。日本国际协力机构负责四川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的首席顾问大西满信的装扮在人群中格外显眼。自2010年2月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与四川省林业厅合作开始在绵竹、北川和汶川三地为期5年的森林植被恢复项目起,他就来到中国,在四川的山野里奔波。

  有调查显示,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森林受灾面积达33万公顷,使全省森林覆盖率下降至30.79%。森林生态系统严重受损,势必给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安全和整个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隐患。

  先治山固土,然后才能植树造林。四川三地的治山工程是日本林业部门在中国的第一次尝试,项目执行中的每一步都需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摸索中完成。大西满信每天都与30多位当地农民一起摸爬滚打,扛着铁锹上山干活,农民们对他的态度由好奇而有距离逐渐变得亲近。双方有了良好沟通之后,工程质量和速度显著提高。中国农民把他当自己兄弟,两次邀请他去参加家中的喜宴,这让他很高兴。大西说,每年4月樱花都会盛开,种下了能绽放美丽樱花的树种,日中友好的情感也种到了每个人心里。

  住在擂鼓镇凤凰山的农民牟启怀正在栽树。汶川大地震中他的房子塌了。前段时间他参加了整整35天的治山工程。虽然辛苦,但他知道,治山造林,保持水土,为的是像他这样的当地人的安全。现在山治好了,种下他最想要的优质薄壳核桃树,逮空休息时,他会坐在修整好的石块上想象挂果时丰收的场景。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中国事务所副所长鱼屋将说,每当项目遇到困难,日中双方有关人员都积极协商,共渡难关。樱花代表着日本人民最诚挚的感情,希望北川尽早恢复正常生活,让绿色重返灾区群山大地。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