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四川 >> 正文

新津建造“五河一江”生态景观绿廊

Eedu.org.cn 作者:李自强    资讯来源:成都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19

  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突出地位。

  新津,一座位于长江上游的山水之城,烟岚出岫,杉柳伴江。唐朝杜甫有诗云:“西川供客眼,唯有此江郊”。李白也诗赞“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新津的江、河在古诗中画卷般呈现。

  跨入“十二五”,在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夯实千亿产业基础的同时,新津人在思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哪里,城乡社会发展繁荣和谐的命题将如何书写,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如何保护好、如何建设好新津的生态资源,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新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明确了用生态文明领衔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一座城乡融合、山水相依的生态之城的目标。实施“五河一江”生态景观绿廊建设,就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具体体现,也是用绿色的力量推动生态之城“幸福新津”建设的有效举措。

  城景相融

  景观绿廊串起“五河一江”

  一座生态之城是什么样的?新津用“城景相融、田园相连、山水相依”12个字勾勒出了它优美的轮廓。

  新津河流纵横,南河、西河、金马河、羊马河、杨柳河在县城东南汇入岷江,县境内总长约74公里,形成了“五河一江”水系格局。陆游诗云:“登临忽据三江会,飞动从来万里心”,对新津水系给予了高度赞美。

  围绕成都市委、市政府 “五大兴市战略”和新津水系特点,新津将“五河一江”生态景观绿廊建设列入了2012年优城项目,以此展现“节点做亮、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要求。

  按照建设实施方案,新津在 “五河一江”两岸纵深15—30米、成新蒲快速通道桥头沿岸节点、饮用水源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两侧纵深30米,建设景观防护林共2000余亩;在新南桥桥头两侧节点,建设生态景观休闲带200余亩。涉及五津、花源、花桥、金华、普兴、永商、邓双、兴义、新平等9个镇乡。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和注重实效”的原则,整个项目计划分3年完成。2012年完成1000余亩,2013年实施600余亩,2014年实施700余亩,总投资2000余万元。

  根据河流流域的自身特点,新津县采取“线”性布局,选择香樟、银杏、桢楠等珍贵树木,在城市周围主要建设具有园林景观效果的景观防护林;在城郊主要建设以生态防护为目的的生态防护林,并与城市周围景区、旅游绿地、果园、农田和生态环境相融合,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景观防护林体系,充分展现水城山含翠,五津景藏幽的和谐自然之美。

  以人为本

  生态建设惠及民生

  让人民群众共同分享建设成果,成为新津生态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河一江”生态景观绿廊建设确立了“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科学管理、持续利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为拓宽“五河一江”生态景观绿廊建设参与面,新津县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业主参与的模式,鼓励造林业主或农户在项目规划区域内实施成片造林。目前,生态景观绿廊建设已经吸引了多家业主以及200余户农户的参与。

  由于绿廊栽植的树种大多数是珍稀树种,给造林农户带来了一片创富空间。待树木成林后,农户可以出售花卉苗木以及用材,据估算,每亩地将增收5000元左右。

  此外,依托绿廊的森林资源,在保障林木正常生长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农户还可采取林间套作模式积极发展林下种植业,发展花期经济,增加林农收入。

  山青水秀、岸绿景美,田园形胜,诗画风光。明年春天,新栽植在新津“五河一江”两岸的绿树就将萌出新芽,随着“五河一江”生态景观绿廊建设的完成,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将呈现在眼前,不断为“幸福新津”建设筑牢生态本底。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