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四川 >> 正文

雅安,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

Eedu.org.cn 作者:内详    资讯来源:华西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9/3

  —专访四川大学教授杨振之

  日前,四川省旅游局在国家旅游局和省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组织编制了《四川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旅游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概念,成为芦山灾后重建规划的突出亮点。本期,华西都市报记者对专项规划编制组副组长、规划技术负责人、四川大学杨振之教授进行了专访。

  多方考察确定战略定位

  华西都市报:根据灾后重建规划的思路,以雅安为核心的芦山地震灾区战略定位为“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请问规划编制组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确定的这一战略定位?

  杨振之:编制组在接受灾后旅游专项规划编制任务后,对地震灾区进行了深入考察,省文化厅、省旅游局领导专家多次展开研究,对地震灾区的战略定位由最初的“国家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验区”几经更迭,最后确定为“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

  从地域特色来看,芦山地震灾区是我国四大地理文化过渡区,独特的地域特征决定了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从资源基础来看,地震灾区拥有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遗址资源以及优越的山地生态休闲度假资源。

  从区位条件来看,地震灾区紧邻成渝经济区,是成都市的后花园,具有发展休闲度假的得天独厚区位优势。从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来看,雅安是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

  鉴于此,我们在汶川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按照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科学重建要求,将地震灾区定位为“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

  全新概念探索发展之路

  华西都市报:“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是个崭新的概念,请问如何理解这个试验区?

  杨振之: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实质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灾后重建要求,为增强地震灾区的“造血”功能,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通过试验区的建设使地震灾区在产业融合机制、融合发展路径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绿色融合发展之路。

  产业融合是发展的核心

  华西都市报:试验区的核心内容是产业融合发展,那么融合发展的路径是什么?

  杨振之:在融合发展路径方面,我们主要提出以“宜居、宜业、宜游”、“产城融合、景城一体”及“旅居一体”等理念,统筹试验区内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充分提炼文化内涵,促进区域旅游化建设。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以全域旅游统筹引领国土开发、城乡建设等,实现区域美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城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生态景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及线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路径,开发出多样化的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并实现构建保护与利用融合、空间融合、项目融合和产品融合。

  李艺萌华西都市报记者邓宇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