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生态环境:又见蓝天白云 骑士绿道写意
河涌整治:
告别黑臭重现昔日美景
环境质量的改善不仅体现在空气上,在广州土生土长的陈先生发现,过去黑臭的河涌变得干净了。“荔枝湾涌、东濠涌从前水质甚差,经常发出恶臭,令附近居民苦不堪言,如今经过改造和整治,被政府有效开发成旅游资源,成了广州旅游的新景点,我家就住在东濠涌附近,傍晚有空时经常去那里散步。”
广州市民用这样一句顺口溜来形容河涌几十年来的变化——“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亚运前,广州举全市之力,投入340.65亿元实施581项工程治水,121条河涌宣布“告别黑臭”,广州的城市水环境发生了巨变——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已达100%,污水处理率已经从2008年的75%上升到85%,每天减少了80万吨污水直排珠江。
人物故事
拜客骑行花城倡低碳
“亲,你挡住我的去路了。”中秋节当天,一些违规停在自行车道上的机动车收到了一张由“拜客·广州”发出的“罚单”(见上图)。这一天,7名“拜客·广州”组织成员和20多名市民志愿者从鹭江一路骑行,开展他们的“牛肉干”行动——凡违规停在自行车道上的机动车都会收到他们精心制作的“牛肉干”,提示车主纠正违规行为,让优美绿道全民共享。
据悉,拜客族这样的骑行活动从8月份开始到现在已举办过三次,这一次团队特地邀请了广州尊老康乐协会的老人家一同参与其中。
60多岁的陈伯表示:“我们年轻时都是骑自行车的,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就越来越少了。一是越来越多的人买了小汽车;二是空气不大好,在马路上骑车简直就是‘人肉吸尘器’。”不过,他退休后骑自行车的机会又多了起来,“现在都提倡低碳环保嘛,而且骑自行车还能锻炼身体。加上广州的空气质量不断提高,像这样在滨江路上骑骑车,很享受。”
出外自带餐具影响身边人
拜客倡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的确,空气质量的好转,让广州的单车一族不断增加。根据“拜客·广州”今年6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有15.4%的市民选择骑自行车出行,比2009年相关调查中的6.6%的数据有了明显提升。负责该调查的“拜客·广州”成员谢晓军表示:“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当下广州绿道的建设及公共自行车网点普及对自行车的回潮功不可没。”
对于宣传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生活,“拜客·广州”的成员们也在亲身实践着。“拜客”陈嘉俊告诉记者,“与朋友出行,我通常都会自带餐具”,从自身点滴做起从而影响身边人;“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团队的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们。有时在地铁里,不少人会对我手中的折叠自行车产生兴趣,通过聊天,我可以帮助他们更多地了解、关注自行车出行的问题,也是很好的宣传效果。”对于未来,陈嘉俊表示将在绿色出行领域上继续深化,促进政府完善自行车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公共设施。
实际上,近年来广州出现了越来越多像“拜客·广州”这样热衷宣传低碳、环保的组织,而且“低碳”二字也日益融入普通市民的生活。据悉,截至2010年底,全市累计创建各类绿色学校809所、绿色社区259个,生态示范村(镇、园)68个,环境友好企业20家。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