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生态环境实现空气变净等六大变化
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城市与农村相结合,攻坚克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实现了6大根本性变化。
河水变清了。
“清水工程”让市区60条主要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入太湖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国家“十一五”太湖考核要求;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三河三园”全线12公里三段十八景,水清岸绿秀江南……
空气变净了。
通过建设绿色交通体系、建设禁燃区、开展重点化工区废弃整治、建设工地扬尘治理等,城市空气、API指数优、良天数稳步上升,2010年达343天,占全年的94%,比2005年增加18天,三项主要污染指标年均浓度符合国家二级标准。
城市变静了。
全面开展规划环评影响评价、加强工业交通、建筑施工、商铺等噪声管理,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稳步下降,2010年分别为54..4和67.4分贝。根据环保部对常州建设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的民意调查结果,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为91.5%。
环境变绿了。
现在,不管从哪条高速公路或铁路进常州,都像进入一条条“绿色长廊”,宽达100米的生态绿色错落有致;10 0多条城市主干道两侧绿树成荫,“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空港道口、高速道口和主干道入城口等全市23个道口景观植被四季鲜明;大型公共绿地遍布全市,公园绿地建设管理体制创新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功能变强了。
“十一五”期间,建成投运各类污水处理厂46座。市区建成80座垃圾收集中转站,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建立,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市37个镇的镇区生活污水全部实现集中处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9% 。
市容变靓了。
通过全面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开展老小区整治提升、主要道路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等,388条背街小巷全面整修,老小区改造旧貌换新颜,市容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得到了净化,城市管理实现了新的突破。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