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垃圾”产业链成中国环境又一新威胁
固废不等于“洋垃圾”
如何辨识“洋垃圾”?
■小知识
固废不等于“洋垃圾”
海关人士介绍,“固体废物”与“洋垃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国对进口“固体废物”实施分类管理,在管理目录上分为禁止、限制和自动许可。只有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如废矿渣、废催化剂、废轮胎、废电池、电子垃圾等工业废物以及旧服装、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和危险废物等,才是通常所说的“洋垃圾”,也才是“绿篱”专项行动的重点打击对象,将坚决御于国门之外。
据了解,走私旧服装来源复杂,大部分是国外丢弃的旧衣服,主要从国外的垃圾场、废品处理厂等地搜集而来。这些走私进境的旧服装经过简单的洗涤熨烫加工后在国内非法销售,许多仍残存明显污渍,并且存在大量细菌,可能成为诸多疾病的传染源。长期接触这些衣服,可使人感染各种皮肤疾病或其他疾病,有些病菌还可能引发大面积疫情,严重威胁我国公共卫生安全,早已被政府主管部门明令禁止进口及销售。但不法分子为了牟取非法利益,不顾国人身体健康和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想方设法逃避海关和相关部门的监管,以低廉的价格从国外收购当垃圾处理的旧服装,通过偷运等方式走私入境,经分拣、翻新后以几元、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不等的价格单件出售。
【海关提示】
如何辨识“洋垃圾”?
网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小店铺里一件衣服式样别致,而且店主还说这个版怎么式样好又数量少甚至拿不出第二件来,绝不会有其他人和你撞衫,那你就要小心这是不是碣石翻新的了。”
事实是不是如此可怕?对此,海关提醒广大市民:出现在市面上的进口旧服装均属“洋垃圾”,是未经检验检疫、逃避海关监管走私进入我国的,长期穿着具有很多危害。辨识走私旧服装可以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查看衣服的成色,旧服装的钮扣、拉链大多没有光泽、金属涂层脱落;商标、洗标卷曲,号码和规格字迹模糊、泛黄;袖口、领口、腋下的面料有磨损或起球;有些服装有难以消除的污渍;
二是辨别服装的味道,大多旧服装存在异味;
三是进口旧服装款式一般以单件出现,很少有相同的款式和型号,此外旧服装无吊牌和合格证,少数旧服装衣兜内还会发现个人的姓名或其他属于个人物品的标记。
■相关新闻
全国共查扣“洋垃圾”3.35万吨
7至8月广东海关共立走私刑事案件143起,案值66.85亿元
今年年初,为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建设美丽中国,全国海关组织开展了加强进口固体废物监管和打击“洋垃圾”走私的“绿篱”专项行动。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今年以来海关已立案侦办禁止进境类废物走私案件54起,查扣废电瓶、废矿渣、废涂料、废轮胎、旧衣服等“洋垃圾”3.35万吨;立案侦办利用他人许可证走私限制进境类固体废物案件90起,查证走私废塑料、废纸、废五金、废纺织品等92.3万吨。
此外,行动中还对通过货运、旅检、行邮、快件等渠道,走私濒危物种及其制品活动以及互联网非法贸易开展重点打击。7月以来,海关共立案侦办走私濒危物种犯罪案件35起,查获象牙、犀牛角、羚羊角等5吨,涉案价值3.58亿元。
除此之外,今年7月以来,按照国务院的决定,海关总署会同工信部、公安部、环保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海洋局等10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一场为期半年的大规模打击走私专项斗争和联合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走私违法犯罪活动,综合整治走私突出问题。
今年7月至8月,广东海关共立走私行为案件2755起,案值5.14亿元,涉税额3230万元;立走私刑事案件143起,案值66.85亿元,涉税额15.25亿元。7月以来(截至9月15日,下同),海关共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406起,案值100.2亿元,涉嫌偷逃税额19.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分别上升10.6%、1.4倍和2.7倍。其中涉税案件187起、非涉税案件219起。
具体来讲,今年以来,海关共立案查办超量携带货币进出境案件6118起,案值10.7亿元,其中出境环节查获4281起,案值5.5亿元;进境环节查获1837起,案值5.2亿元。
在打击武器弹药走私方面,截至目前,行动中海关共查获武器弹药走私犯罪案件5起,缴获各类枪支15支、仿真枪27支、子弹800发。
海关共立案查办申报不实(影响退税)案件4185起,案值51.7亿元,涉及退税4.1亿元。同时还向公安部门移送了一大批涉嫌骗退税犯罪线索。
南方日报记者 吴哲
通讯员 温开湖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安徽专项整治严防“洋垃圾”进口 保障环境安全 广东东莞海关开展“绿篱”行动 严防洋垃圾入境 向洋垃圾说不 严查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 警惕“洋垃圾”为祸西部 走私加工“洋垃圾” 污染环境祸害水体 专家:如不采取措施 未来50年生态退化将加剧 英国“洋垃圾”案有进展 其最大垃圾公司是主犯 前11月检验逾80亿美元洋垃圾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