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绿色转型”研讨会在深举行 “中欧十佳绿荫基金会奖”颁奖
“全球正在经历从‘碳经济’时代向‘善经济’时代的转变。”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中欧绿色平台中方理事长王振耀说,目前,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他认为,在转型时期,中国需要“国际社会认可的高标准”社会组织,引领环保理念的推行。
“发动更多的国家、更多人,参与到绿色事业中来。”中欧社会论坛执行主席、中欧绿色平台欧方理事长陈彦表示,中国与欧洲同样有着悠久历史,面临着老城市再造、老工业基地改造等相同问题,应当相互借鉴。他提倡,中欧环保基金会之间,要结成联盟、加深交流。
数据显示,203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欧盟地区委员会前秘书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客座教授格哈德·斯塔尔认为,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将这一峰值年份不断提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不相悖,中国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助理李辉提到,基金会可以更多运用PPP模式。即通过与政府、企业建立合作,获取更多资源和资金支持。“比起‘单打独斗’,这将更有利于推动绿色事业的发展。”
据介绍,中国目前有2000万人口处于荒漠化地带。“内蒙古阿拉善盟荒漠化严重、生态脆弱,是沙尘暴的源头。”“中欧十佳绿荫基金会奖”获得者之一、阿拉善生态基金会会长李旦生介绍,阿拉善生态基金会与深交所合作开展“青年世纪林”等项目,改善当地生态,鼓励牧民发展沙产业。目前,已巩固12000亩生态基地,种活50000亩沙生植物。
颁奖典礼上,10家中国公益基金会获颁“中欧十佳绿荫基金会奖”,以表彰他们在推动节能减排方面的努力。其中包括,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亿利公益基金会、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天合公益基金会、老牛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会、阿拉善生态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据了解,“中欧十佳绿荫奖”是“中欧绿色奖”奖项之一。“中欧绿色奖”由中欧社会论坛与中国公益研究院设立,旨在倡导城市、企业、机构和个人积极参与和践行绿色转型,表彰以科技创新等手段推进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的举措,鼓励中国和欧洲社会一切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和社会行为。
陈彦介绍,2016年“中欧绿色奖”将评选出“中欧绿能城市奖”、“中欧绿力企业奖”、“中欧绿荫基金会奖”、“中欧绿友伙伴奖”、“中欧绿色成就奖”等五个奖项。
此外,会上,由王振耀倡议发起的“中欧十佳绿荫基金会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本次获奖的10家基金会组建,成立开放式合作平台。平台旨在形成合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相适应,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等。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守护生态打出“1+6”组合拳 生态环保改革推进有力初见成效 习近平眼中的环保短板 《功夫熊猫3》选景四川背后的“生态文明经” 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 “绿色中国”不是梦 珠海获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 生态文明智库将打造世界一流互联网模式 学者关注“生态+”战略 生态文明建设学术年会:创新引领生态文明 贵阳新增6个生态文明小城镇 如何释放企业绿色转型原动力 我国11个城市探索联动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