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哥岭自然保护区鹦哥嘴分站变身“鹦哥讲堂”
鹦哥岭自然保护区鹦哥嘴分站侧记:27名大学生和195名护林员捐1个月工资牧马场变身“鹦哥讲堂”
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覆盖了白沙、琼中等5个市县,是华南地区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目前管护面积达75.6万亩。这么大的管护面积,该如何保护呢?据悉,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设置了一个管理工作站,另外还陆续下设了南开、元门、什运、毛阳、番阳、万冲、鹦哥嘴等7个管理分站,并招聘了195名护林人员。“每个管理分站一个管理员,负责对护林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本报记者王洪旭摄影报道

鹦哥嘴分站有2女护林员养鸡种菜自足
8月24日下午,记者抵达鹦哥嘴分站后,看到正面一栋两层楼的白色房子背靠鹦哥嘴山峰,而该房子的左右两边分别是木头和竹子搭建的凉亭长廊和砖木结构的会议室,中间是一块草地,中国传统的建筑构造和布局。“这里曾经是驿站,是牧马场,现在经过改造装修,已经焕然一新了。”随行的林帅如是说。
据鹦哥岭保护区工作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分站除了2名女护林员外,还有4名男护林员,种植的蔬菜和养鸡都能够满足分站的食用。“目前鹦哥嘴分站招聘女护林员,主要是该分站建起鹦哥讲堂以后,在分站会举行很多专家交流会和团队培训会,需要有人做饭。”
装修牧马场作保护区分站供考察研究
鹦哥嘴分站是怎么建立的?为什么会吸引国内外专家,前来聚首并进行专业研讨呢?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黄国昌表示,这里地处保护区内,省道28号线(什白公路)经过鹦哥嘴分站那,交通便利,也有利于资源考察和研究。经常会有香港、内地等高校的动植物专家前来做科研工作。
捐1个月工资建讲堂成交流培训场所
至于鹦哥嘴分站设立,起源是由于保护区管理站人员经过考察发现,该地区相比其他分站交通更便利,于是决定在该地建立一个保护区工作人员和护林员培训、学习的主要场所。
“于是就发动大家捐款,建造一个草堂凉亭。”黄国昌说,当时工作站的领导带头捐款,每个领导都捐1000多元,护林员也深受触动,最少的都捐了500元。要知道当时站长工资是1600多元,扣除相应的社会保险等资金外只剩下1200多元;而护林员的工资为900多元,扣除社会保险等资金外,也只剩下500多元。
据统计,27名大学生和195名护林员共捐款12万余元。“差不多,每个人都捐了一个月的工资,共同来建造凉亭(鹦哥讲堂)。”2009年6月,鹦哥讲堂正式投入使用。建好后,所有保护区工作人员在一起,举行了培训会和技术交流会。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专家知道保护区内有一个“鹦哥讲堂”。
未来鹦哥嘴将成森林旅游突破口
2011年8月,鹦哥嘴分站又建起了一个较大会议室,与鹦哥讲堂一起使用,以满足各种培训和交流会的需求。截至目前,鹦哥讲堂举行了各种林业培训、交流研究会、素质拓展等近百场活动,甚至有的机关单位已到该站开展素质拓展培训、环保教育等。
除了培训场所外,鹦哥嘴分站也建起了两排一层楼的住宿区,可接纳部分住宿。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黄站长表示,中国移动目前在保护区内建了基站,等正式开通运行后,保护区内将不再“与世隔绝”。由于鹦哥嘴分站的地理优势,以后这里将作为保护区开发森林旅游的突破口,找到适合保护区的旅游开发模式。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