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起监测站 守住生态红线
“开展监测是诠释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省林业厅副巡视员师永全表示,通过监测数据,人们能清楚地看到林木对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净化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力量,深化人们对森林多种功能、多种效益的认识,鞭策严守“生态红线”,推动林业生态建设。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生态安全状况处在安全线以下,生态脆弱地区总面积已达国土面积的60%以上,生态问题十分突出。国家林业局前不久启动生态红线保护行动,高设了林地和森林、湿地、荒漠植被、物种四条红线,要求全国林地面积不低于46.8亿亩。
“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坡造林等,正是补齐"生态红线"差距的重要途径。”林业专家同时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促进粮食增产10%左右,因此设置“生态红线”与“耕地红线”并不矛盾。
以洛宁为例,12年来全县已实施退耕还林10.7万亩,由于减少的这些“耕地”都是土地生产力低、粮食产量不高的坡耕地,粮食总产不降反升。去年,洛宁粮食总产量达25.3万吨,比退耕还林前的15.74万吨增加了62.2%,农户人均从退耕林地上获得的收入达1000元。
据介绍,我省自2002年全面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以来,已使1618.7万亩坡耕地和荒坡重披绿装;全省2411万亩生态公益林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促进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当天,位于淅川县毛堂乡贾营村的河南丹江生态公益林监测站,试运行3个月后正式揭牌,记者看到,林区设置的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裸露坡面4个地表径流场监测到的径流泥沙含量、径流侵蚀量等数据,正实时传送至监测站数据库。对比监测数据发现,在前晚一场短时降雨期间,林区内裸露坡面水土流失量至少是有林地的十几倍以上。
省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主任袁其站说,根据规划,将在全省建设淅川县、内乡宝天曼等生态公益林监测站10座,在洛宁县、济源市等建设退耕还林工程监测站5座,实现对我省不同山系、不同森林植被区全覆盖。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我国明确划定四条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保护行动启动 为什么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 山东划渤海生态红线 不顾生态盲目决策应终身追责 习近平: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 扬州两成国土划入“生态红线” 科学用海严守生态红线 国土面积20%划入生态红线 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江苏明确今年7项环保重点任务 河北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不低于25% 我国将划定生态红线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