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生态智慧的美丽画卷
本报记者 李文峰 周怀立
通讯员 文毅 文石金
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田园与都市交互辉映,倾城绿色生态、美丽智慧并存……
近日,踏着绚丽秋阳,记者慕名走进“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城市化升级版”株洲云龙示范区,呈现眼前的是好美丽画卷!
云龙,长株潭“两型”试验区5大示范区之一,成立至今仅4年多,便列入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和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区,而同时拥有这两块牌子的城区,目前全省还只有云龙。
得名于其所辖云田镇、龙头铺镇这一“云”一“龙”,云龙示范区面对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城市体系发展新趋势,是如何龙腾潇湘,让一个普通乡村发生如此极具震撼力的嬗变呢?
“两型”和“示范”是理念和责任,也是云龙前行的“不二定律”。株洲市委常委、副市长、云龙示范区党工委书记蔡典维强调,云龙不是高新区、开发区、工业园,也不是哪个城区的复制,不是单纯的城镇化与城市扩容,不是单一的新农村建设,而是城乡统筹,是城乡和谐融合。
立足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两型”生态新城定位,云龙在100多平方公里的处女地上,开垦的是“田园都市”新型城市形态。一群拓荒者坚持创新驱动,通过以点带面,已使“半壁江山”具备开发建设条件,其中16平方公里区域呈现出“城中有乡、乡中有城”的城乡交融的喜人形态。
今年5月,云龙获得国家科技部等7部委颁发的中国自主创新园区生态文明大奖。
一
担当“责任”,加快推动生态文明智慧升级。今天的云龙,在巍然崛起为“长株潭中央生态城”的同时,又在迅速开启“中国生态智慧城”示范创建的崭新征程。
空中俯瞰,云龙形如一片偌大的梧桐绿叶。
在这片绿叶上,学林办事处和云田镇、龙头铺镇“一办两镇”生机勃勃,舒展在湘江彩带中段长株潭城市群东线发展轴上。作为株洲市区“一主四副”城区中北部副城区,云龙成为株洲对接长沙的重要节点。
沪昆与长株两条高速如两条叶脉在此交汇,京港澳高速侧畔而过,抵达长潭两市中心城区及长沙、株洲两个高铁车站和长沙黄花机场,车程均约20分钟。而规划建设中的长株干线及京珠高速东移线和湖南“3+5”城际铁路,正使这片绿叶愈发脉络通畅。
率先接受“两型”洗礼,云龙驭风而飞。
新建的云龙大道是其脊梁,全长17公里,绿色低碳;古老的龙母河是其腹脉,境域长28公里,如锦似缎。二者与城乡焕然一新的数百公里主次干道,疏密有序地交织成网,为建设“一区三基地”输送着不竭的能量。
在云龙示范区,国际旅游度假区是其名符其实的龙头,全国实用技术教育培训、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3大基地是其健壮有力的龙身。龙头带龙身,使得示范区北部云峰湖、中部云龙湖、南部磐龙湖3大组团山、水、田、林、城元素有机整合,呈现出整体腾飞态势。
二
沿着汇入株洲市区湘江流域的龙母河溯源北上,人们惊讶地发现,仅仅经过几年努力,云龙这张“白纸”上,便依次展开一幅布置着磐龙湖、云龙湖、云峰湖3大绿色生态城区的“最美图画”。
画面里,“主题组团、汇水筑核、城乡融合、绿色交通、健康城市”文脉清晰,“多样组团、绿脉渗透,多层空间、环带联接”色彩明丽。云龙大道贯穿南北,穿起一串疏朗秀美的园林式绿色建筑群,一头与株洲城市地标神农城血脉相连,一头与长沙市芙蓉区新东城气息相通。
“美丽中国”本身是生态文明的形象表达。云龙示范区担负着为“两型社会”建设探路的重要使命。她从头起步,积极反思传统工业文明的利弊,注重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大力推行绿色科技的应用,已迅速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示范样板。今年8月,住建部正式将其定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然而,随着全球互联互通程度越来越深,城市边界正越来越宽,未来云龙又将何去何从?
三
“敢闯敢试、边干边试、先行先试。”初衷不改,执着依旧。
驻足示范区中部云龙湖畔的智慧信息产业园,蔡典维胸有成竹地表示,可以预见,城市信息化是城市未来发展趋势,云龙将坚持生态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同步加快的路径,着力推进生态文明智慧升级,致力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城市升级版上,描绘出一幅生态智慧的美丽画卷。
循着这一思路,云龙将“两型”特征的“智慧云龙”城区发展规划纳入“生态云龙”城区发展总规,决心进一步构建公共基础数据库、公共信息平台,完善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
放眼占地5平方公里的云龙智慧信息产业园,工地上已热气腾腾。一期工程占地2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主要包括智慧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网络数据、智慧装备、企业智慧总部及研发基地、产业会展和营销推广服务设施等。这是由国家住建部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和云龙示范区管委会共建的智慧产业集聚地。
之后,云龙相继启动创新科技园、云计算中心、软件服务园基地和旅游文化产业基地等智慧城区试点项目开发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投入500亿元以上,最终将整个云龙新区打造成一个大规模的智慧产业园。
四
今天的云龙,“云”已被赋予新的内涵。示范区将尽快构建公共政务、文化共享、地理信息、产业应用、安全管理等几大核心战略云计算,形成生态保护和优化、综合管理、废物处理和回收、绿色交通、特色人文风貌、智能信息、智能电网、分质供水、综合能源9大云同步系统,实现云龙生态文明内涵式发展云目标。
云龙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刘玉平说,今后,云龙将加大规划执法力度,确保“规划一张图、管理一条龙、建设一盘棋”。这是云龙促进“两型”产业提级、低碳生态城市提质、城市管理运营与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提升的需要,更是城市资源与环境利用保质提档的需要。
为使智慧城市创建更有特色,云龙还将致力构建绿色交通、低碳能源、生态与环境保护、水资源综合利用、低碳产业和城市管理6大低碳生态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体系,着力加快低碳生态智慧城区建设,将云龙塑造成为生态与智慧相结合的标志性全国生态文明城区。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江苏绿色建筑和生态智慧城区展示中心南京开馆 江苏省绿色建筑与生态智慧展示中心揭牌 走进正定新区感受“低碳生态智慧” 环保先锋入川探索生态智慧构建低碳乡村新思路 潘岳:西方人开始琢磨我们中华文明生态智慧 川渝遭60年一遇干旱 专家:以"生态智慧"应对天灾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