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能源 >> 正文

行业增速理性回归 中国风电积蓄力量

Eedu.org.cn 作者:冯雅    资讯来源:中国能源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1

  安装华锐SL1500风电机组的内蒙古辉腾梁风电场。

  部分风电上市企业近日相继公布了2011年中期经营业绩,包括明阳风电、湘电风能、东方电气以及部分零部件厂商风电业务中期业绩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可以看出,风电产业链各家企业上半年并未像过去几年一样展现“惊人”的成绩,再次说明中国风电行业近年来的迅猛增长势头明显趋缓。据有关企业披露的公告显示,业绩下滑的主因是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产品价格下降,同时也有政策调控下风电项目建设放缓,下游需求有所减弱的原因。

  事实上,对于过去中国风电行业急行军式的发展,业内外均有过质疑。如今行业增速回归理性,所体现的反而是行业在持续调整中向着更为合理、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记者了解到,业内人士仍然对未来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认为风电行业目前增长放缓是在国家政策调控下的正常现象。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主任汪宁渤表示:“风电发展规模达到一定水平以后,风电连续翻番的奇迹是不可能持续的。中国风电发展速度的理性回归,有利于促进风电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竞争: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风电行业高速发展五年来,行业内竞争和产业链的本土化使产品价格逐渐走低。作为新兴产业,风电行业已经摆脱了国家扶植和补贴的拐杖,更多依靠市场调节向前迈进。

  “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靠政府补贴长期维持超高利润,风电行业也一样。在未来,价格稳步回落是一个趋势。”华锐风电高级副总陶刚说,“这种趋势也将推进风能对传统能源的替代。”

  在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控制风电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显得至关重要。“开发商应该不再一味追求每千瓦造价,而是更加重视度电成本,从风电场投资、风电场运营维护成本和发电量的综合情况来考虑,用更长远的目光评价风机质量和效益。”一位风电开发公司总经理对记者表示。

  无论针对价格还是质量的竞争,都将促使行业迎来整合,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对记者表示,如今对风机设备可靠性要求越来越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资金、技术、经营实力强大的企业才能在这场竞争中胜出。

  “洗牌是行业必须经历的过程。”新疆鑫风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牛国良也向记者指出,只有经历了优胜劣汰,把一些落后的、竞争力不够的企业“洗”掉,才能推动新能源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调整:为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据汪宁渤介绍,目前影响风电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电源和电网、电源与市场的统一规划不足,以及大范围内能源匹配和调度的缺失。“目前风电并网和运行已经成为我国风电发展的核心问题。”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随着并网问题越来越受重视,相关的解决方案也开始逐渐出台。今后风电项目的上马,将对项目建设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8月8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就即将发布的《风电场开发管理办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源局采取计划安排方式对风电建设项目进行管理,目的是从加强项目核准管理入手,更加注重把握风电发展的节奏和质量,有效发挥风电的发电效益,引导风电产业健康发展。这意味着今后的风电开发将配合整个国家电网发展的情况而进行,风电场规划或将更靠近沿海等电力缺口较大的地区,风电并网压力大大减小。

  与此同时,不管是针对风电设备制造还是针对风电场运营方面,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也在不断出台。8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等18项重要技术标准,将于11月1日起实施。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有利于我国实现由风电大国向风电强国的转变。“中国风电的未来发展要从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从追求装机容量向追求风力发电量转变,这就需要建立先进的风电标准体系。”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说。

  同时,由工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共同组织研究并起草的《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也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风电行业门槛将进一步提高。

  “若是在2006年或2007年调整,可能会困难一些,但如今无论是技术上,或是基数上,都有能力承受了。”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陶刚认为,“目前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对高点,提高要求反而可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这一系列调整过程中,行业早期飞速发展中产生的泡沫将会被慢慢挤压,在这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中,企业唯有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和质量水平,才能赢得市场。而龙头企业无疑将会是调整的最终受益方。

  规划:描绘风电行业蓝图

  为突破风电并网瓶颈,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改“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模式为“集中+分散”的方式,发展低风速风场,并鼓励分散接入电网。陆上风电的发展将形成分布式接入和集中式“两条腿走路”的态势。显然,新的政策将关注点从传统的大基地拉向了开发尚处萌芽阶段的江西、湖南、湖北,靠近负荷中心的低风速风电场开发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除了陆上集中式和分布式风电的并行开发外,未来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也不容小觑。

  虽然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据BTM咨询公司高级顾问赵峰判断,“海上风电的规模化发展也是迟早的事。”外资风电设备厂商歌美飒甚至认为,到2020年,中国的海上风电规模将与先行一步的欧盟持平。

  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专项规划初步提出,海上风电的发展目标是:2015年建成500万kW,2020年建成3000万kW。

  据国家能源局方面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建成海上风电13.8万kW。国家能源局组织招标的100万kW项目已在准备开工。另外已有130万kW项目已通过国家能源局审批。“已纳入国家宏观视野的项目有258.8万kW,力争在2012年前,落实500万kW的海上风电方案。”刘琦表示。

  开拓:国际化竞争中创优势

  7月13日,龙源电力与加拿大梅兰克森电力公司在北京签署加拿大风电项目股权收购协议,成功收购了加拿大100MW风电项目。这是国内风电场开发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突破。事实上,不管是风电场开发商还是风电设备制造商,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海外。

  据业内人士透露,风电企业纷纷走出国门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于国际市场的风机售价及电价高于国内,会有更多的利润空间。据《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1》相关数据显示,国际市场上2010年底签订、2011年交货的全球风机合同平均价格为98万欧元/MW(约合人民币8700元/kW),而国内市场上风机均价在3500元/kW左右,远低于国际水平。另据媒体报道,德国目前风电电价是0.15欧元/ kWh,美国预计到2012年海上4级浅滩的电价甚至能达到0.5美元/ kWh,而我国风电区域上网电价仅为0.51~0.61元/kWh。显然,风电企业“走出去”能获得更为丰富的利润,投资回报率比国内项目更高。

  欧洲风能联合会最近发布欧盟2020年后能源政策报告,预计到2020年欧洲的风能产量将提高三倍。风电投资也将由2010年时的127亿欧元提高到266亿欧元,其中40%用于投资近海风电场。面对如此潜力巨大的海外市场,国内一些大型的风电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今年以来,中国风电行业走出国门的新闻已屡屡见诸报端。

  4月12日,华锐风电同希腊PPC电力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希腊共同开发一个200-300MW的风电场以及一个海上风电场,合作总额最多可达到4.5亿欧元。7月,华锐风电同国际新能源开发商Mainstream Renewable Power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未来5年内双方将在爱尔兰共同开发、建设、运营1000MW的风电项目,由华锐风电提供风电机组。6月27日,湘电风能一台5MW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在荷兰北部Wieringerwerf风场顺利完成吊装,进入试验阶段。此外,今年以来金风科技也对外宣布了包括美国、埃塞俄比亚、塞浦路斯和巴基斯坦等在内的多个海外项目,总计200多台机组,共351MW。

  在中国风电大军马不停蹄的向海外扩张动作下,中国风电“国际化”战略不断明朗。国际化是国内企业寻求更高投资回报的又一路径,同时,国际市场的竞争也进一步促使我国风电企业向国际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靠拢。“中国风电的国际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风电由大变强的必然选择。”秦海岩说。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