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湿地列为扬子鳄野外放养调查点
连日来,国家林业局相关部门在鄱阳湖开展了“潜在扬子鳄栖息地释放扬子鳄的可行性问卷调查”,这是事隔10年之后,鄱阳湖再次被列入扬子鳄的潜在野外放养调查点。那么,鄱阳湖适合水陆两栖扬子鳄的野外放养吗?动物专家对此又有怎样的看法?记者10月14日进行了采访。
增加种群数量,为扬子鳄寻找野化放归理想场所
扬子鳄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据统计,野生扬子鳄在全球数量不超过200条,种群极为珍贵。它是古老的,而且是目前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群能够延续下去,自上世纪80年代人工繁育技术得到突破后,扬子鳄数量成倍增加,30年来累计新增人工鳄万余条。为了扩大野生种群的数量,国家林业局从2004年开始,着手进行圈养扬子鳄的野化放归试验,并取得成功。
鄱阳湖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曾南京告诉记者,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原扬子鳄栖息地范围中一些重要湿地的情况,寻找适合扬子鳄栖息的湿地进行野外放归试验,增加扬子鳄的种群数量。
专家告诉记者,扬子鳄水陆两栖的特点,导致了扬子鳄的悲惨命运。扬子鳄筑穴的浅滩多被开垦为农田,丘陵植被被大量破坏,丘陵地带的蓄水能力大大降低,干旱和水涝频繁发生,使扬子鳄不得不离开其洞穴,四处寻找适宜的栖息地,这种迁移过程又为自然死亡和人为捕杀创造了机会。扬子鳄多年来遭到大量捕杀,洞穴被人为破坏,蛋被捣坏或被掏走。而化肥农药的使用也大大减少了扬子鳄的主要食物——水生动物的数量。
湿地资源丰富,江西曾是扬子鳄的主要栖息地
我省拥有大量的湿地资源,仅在鄱阳湖区,列为保护区的湿地面积就达300多万亩,是我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江西曾经是扬子鳄主要栖息地之一,古有记载:扬子鳄只存在于长江中下游一些湖泊河流中,长江九江段曾经是扬子鳄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内河中尤其是扬子江和鄱阳湖一带居多。最近100多年的科学报告显示,扬子鳄栖息地范围缩小,只限于江西、安徽、江苏、浙江4省毗邻长江与其支流地区。目前野外数量低于200条,而且正以每年4%至6%的速度下降。
鄱阳湖能否成为扬子鳄新的栖息地?对此,我省相关专家谈了自己的看法。
水位变化大,鄱阳湖放养扬子鳄有难度
曾南京认为,鄱阳湖不是非常适合扬子鳄的放养,但除了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和浙江,鄱阳湖相对其他省份的内河而言,又有较强的野外放养优势。
戴年华,省科学院研究员、省生态学会秘书长,长期从事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科研工作,专长于鄱阳湖及湿地生态、珍稀动物生态与保护管理。戴年华说,其实早在10年前,国家相关部门也来过鄱阳湖,寻找扬子鳄潜在的野外放归点,但鄱阳湖为季节性湖泊,高水湖相,低水河相,有“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独特景观。洪、枯水的湖体面积、湖体容积相差极大。扬子鳄岸上产卵、水里捕食,这样变化极大的水位显然不适合扬子鳄的生长,所以当时放弃了这一计划。
扬子鳄野外放养有着非常苛刻的条件,栖息地不能太小,最好有大片湿地,水生动物必须丰富,还要具备野外繁殖的条件。假如看中江西作为野外放养基地的话,不一定要在鄱阳湖,可考虑在赣东北一带,圈定一个偏僻、干扰少、适合扬子鳄生长的场所进行野外放养。戴年华如是说。
本报记者徐黎明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中国第六次野外放归6条扬子鳄 中国野生扬子鳄仍属极度濒危物种 扬子鳄在上海成功繁殖后代 拯救濒危物种有希望 我国野外放归扬子鳄成功产卵 “你听鄱阳湖湿地干裂的声音” 中国将利用雷达卫星监测鄱阳湖湿地 我国第三次野外放归6条濒危珍稀动物扬子鳄 拯救“中国龙”:美国出生的12条扬子鳄喜归故里 防扬子鳄近亲繁殖新举 修“家谱”发“身份证”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