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正文

“熊猫侦察兵”探秘野生大熊猫生存环境

Eedu.org.cn 作者:余里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15
  新华网成都11月14日电(记者余里)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的黑竹沟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一群野生大熊猫,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对外界来说,一直处于神秘状态。10月底,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募4名“熊猫侦察兵”,走进这片原始丛林,对野生熊猫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查。

  “每年冬天下雪的时候大熊猫就会下山,跑到村子里抓老百姓的羊吃,有一回把一个贫困户家里仅有的几只羊都吃光了。”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村的彝族汉子曲别刮虎说。

  “据村子里的老人们讲,过去见到大熊猫就拿棍子打,后来大熊猫成了国宝,不让打了。如今家家户户都砌了很高的墙,把羊圈围起来,防止大熊猫半夜下山偷吃。除了羊以外大熊猫还会吃庄稼,还喜欢翻垃圾堆,把里面的剩饭剩菜剩骨头什么的找出来吃。”曲别刮虎的一番话让4名“熊猫侦察兵”惊呆了。

  4名“熊猫侦察兵”从没有见过野生大熊猫,原来大熊猫并不是想象中那样温顺可爱,也有凶残和邋遢的一面。“熊猫侦察兵”此行的任务是在大熊猫的自然栖息地里安装红外相机,拍摄野生动物。

  进山之前,这4名熊猫侦察兵都经过了简单的培训,学会使用GPS定位接收机以及红外监测相机。简短的培训结束后,活动主办方世界自然基金会成都办还给侦察兵们分派了任务。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成都办的工作人员罗星碧介绍,每位侦察兵都有任务书,里面有很多种任务,比如:野生动物痕迹类、植物类、兽类,还有野果类任务。“你们去摘野果的时候,不要只是吃,要把你们吃到的野果记录下来,再用GPS定位。”罗星碧说。

  10月24日一大早,来自湖南、北京等地的4名“熊猫侦察兵”分两组向黑竹沟进发。据四川黑竹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周龙林介绍,黑竹沟在彝族语里的原名叫做“斯合”,意为“死亡之谷”。这里山高谷深,非常危险,向来被彝族人视为禁地,所以保护区内一直没有固定的彝族居民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这里发生过几次神秘的失踪事件,有人觉得这里和百慕大纬度相近,便称其为"中国的百慕大",这个外号传开后,敢进黑竹沟的人就更少了,客观上起到了保护大熊猫的作用。”周龙林说。

  尽管黑竹沟内道路泥泞不堪,且险象环生,但来自湖南的“熊猫侦察兵”张君明还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这位会咏春拳的小伙一路上不时用照相机记录从未见过的野生动植物。

  要进入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熊猫侦察兵”必须穿越低矮的灌木丛,趟过蚂蟥遍布的泥泞沼泽地。在一片山林之中,张君明和同伴们检查了早已安装好的红外监测相机,但是遗憾的是,里面没有发现野生大熊猫的任何踪迹。

  10月24日下午,在经过近5个小时的跋涉后,“熊猫侦察兵”终于在竹林底下发现了野生大熊猫留下的痕迹。黑竹沟保护区巡护人员李时黑布说:“这粪便大概在半年以上,6个月到8个月之间。你看,它吃过的竹节变成黑色了,一般是半年以上才会变成这个颜色。”

  张君明和来自北京大学的管健鸿分别沿着黑竹沟内的乌木沟、太阳坪、老虎山一线深入茂密竹林进行调查,试图发现野生大熊猫留下的痕迹。在老虎山的山脊之处,他们在密林之间安装的红外相机上开始有所收获。“我们大概看到4只雪雉,雪雉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张君明激动地说。

  10月26日,在老虎山山顶,张君明和管健鸿分别发现了野生大熊猫的粪便和被大熊猫咬过的竹节。“没想到大熊猫的粪便闻上去居然有淡淡的清香。”管健鸿惊讶地说。“现在我们收集到最多的证据就是熊猫粪便,发现粪便掰开后一点都不臭,还可以看见里面成分是竹叶还是竹竿。”

  “大熊猫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完全适应竹子,它的肠子很短,也不会反刍,竹子的利用率很低。”李时黑布说,“所以大熊猫很会算计,取食消耗的能量一定不能大于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否则就得不偿失了。”

  李时黑布为大家描述了大熊猫吃饭的样子:“大熊猫发现一片好竹子后,先是一屁股坐下来,把胳膊能够到的竹子吃光,然后再移动屁股挪到下一个地方继续吃。大熊猫还有个本事,那就是边吃饭边拉屎,它甚至还会一边睡觉一边拉屎呢。”

  “大家可千万别小看大熊猫,它们虽然长得很笨,却是爬山的高手。”李时黑布说,“我曾经亲眼看见过一只大熊猫爬山,那速度比百米冠军还快。”

  经过几天侦察,这些普通的“熊猫侦察兵”学会了通过熊猫粪便推测野生大熊猫的体重和消化情况,并了解到野生大熊猫部分生活习性。

  “我们通过野生大熊猫的生活痕迹来寻找它的足迹。通过粪便的痕迹,躺卧的痕迹,通过资深的保护人员介绍,得知每年8月份左右大熊猫都会在这里休息一下。”张君明边说边认真记录下发现的点点滴滴。

  据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介绍,大熊猫的嗅觉很远,如果顺风的话,5公里可以闻到人或者异类的气息,如果是逆风30米之内,它也能察觉到人。“在这片竹林,也许大熊猫就在周围看着我们,可我们不知道它在哪里。”张君明说。

  “通过这次简单的侦查活动,我们更清楚体会到真正的熊猫巡护人员工作的艰辛。”管健鸿说,参加这次活动前,对野生大熊猫保护区的工作不是很了解。这次活动进了两次山,每次都要走10多20公里的山路,前方一点路都没有,要边开路边走,爬山、上坡、过水、穿竹林。“熊猫巡护人员的工作真是不容易,我由衷佩服他们。”管健鸿说。

  对管健鸿和张君明这几位“熊猫侦察兵”来说,他们仅仅是临时“客串”了一下“熊猫侦察兵”的工作。在黑竹沟自然保护区内,有一支真正的“熊猫侦察兵”,即野生大熊猫监测巡护人员。

  世界自然基金会工作人员蒋泽银说,希望通过“熊猫侦察兵”这样的活动,让这些参与者把保护区具体开展的工作传递出去,让外界更了解保护区这个特殊的群体,了解他们在从事这些野外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他们付出的艰辛。

  在长年累月进行野生大熊猫巡护监测的工作人员当中,给“熊猫侦察兵”做向导的彝族小伙李时黑布就是其中一位。他告诉记者,平常进山巡护野生大熊猫的线路更长,也更危险,为了更详细监测野生大熊猫生活状态,他们不得不露宿山林。在这期间,他们不仅要预防大型动物黑熊的袭击,也要提防一些小动物的侵袭,比如成群的蚂蟥。

  据黑竹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陈雪峰介绍,长期在野外工作,危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自然的灾害,比如落石、塌方;二是大型的动物,比如黑熊这一类的;三是有毒性的动物,如毒蛇等。

  尽管对野生大熊猫的监测工作非常艰辛,但这群巡护人员没有怨言。他们告诉记者,因为对大山的喜爱,对大熊猫的喜爱,他们才对这项工作怀有特殊的情怀。

  据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凉山山系是大熊猫现存六大山系之一,分布有大熊猫115只,占整个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的7.21%,黑竹沟保护区是大熊猫凉山种群的最集中分布区和最高密度区,区内有大熊猫33只。

  据了解,位于四川西南凉山山系的黑竹沟自然保护区有黑竹沟、觉莫、勒乌三个保护站,现有工作人员30名。正是这些监测人员长年累月的监测,凉山山系黑竹沟野生大熊猫的真实面貌才逐渐为外界所知。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