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正文

黑龙江野生动物频现 科学管护林区初显生态效应

Eedu.org.cn 作者:贾喜波 赵辉 马…    资讯来源:黑龙江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24
东方白鹳猎食归来。
东方白鹳猎食归来。
东方红林业局监测到野生东北虎踪迹。
东方红林业局监测到野生东北虎踪迹。
管理人员在监测野生动物。
管理人员在监测野生动物。

  核心提示

  在我省森工林区1009万公顷施业区内,共分布着包括野猪、狍、兔、环颈雉等在内的野生动物408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东北虎、豹、紫貂、原麝、梅花鹿、马鹿、黑熊、青羊、白鹳、白头鹤、中华秋沙鸭、花尾榛鸡等,有71种。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我省森工林区野生动物保护力度越来越大,保护效果越来越好。以野生东北虎不断被发现踪迹、东方白鹳被成功监测与环志为标志,我省森工林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又一个阶段性的新成绩。

  贾喜波 本报记者 赵辉 马一梅

  在省森工总局野生动物保护处的办公桌上,摆着两封邀请函:一封来自俄罗斯滨海边疆省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局常务副局长 Alexey S. Poachekunin ,另一封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远东办公室主任Yury Darman。他们是邀请省森工总局代表,参加由俄罗斯滨海边疆省及俄罗斯自然资源部,于2012年7月19~20日在海参崴举办的第六届国际论坛的。今年该论坛主题是“自然保护无国界”。其中,“跨国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分论坛,将专题讨论东北虎/东北豹保护的中俄合作。届时,省森工总局代表将在论坛上做《中国·黑龙江省森工林区野生东北虎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主题发言。省森工总局赴俄罗斯参会代表已启程赴约。

  7月初,我省森工林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方红湿地,首次成功完成了对国家一级保护大型涉禽珍稀鸟类东方白鹳的监测与环志。今年初,东方红林业局境内再次发现野生东北虎行踪,野生东北虎已经在该区域多次被发现踪迹。近年来,我省森工林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成绩斐然。

  构建保护管理体系

  我省森工林区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和推进生态省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依法加大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力度,全面加强了森工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几年来,他们已经切实地履行起了保护全省森工国有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职责,在全系统建立起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体系。

  在全省森工林区广泛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对珍稀濒危物种实施拯救性保护措施,强化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和防控;积极开展国内外的交流和合作。

  目前,各林管局、林业局已成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配备了专兼职人员,形成了总局、林管局、林业局三级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体系。林区广大职工群众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有了全面提高,非法破坏野生动植物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走上正轨,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种群数量得以逐渐增加,做到了全林区没有发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疫情。

  定期执法检查规范管理

  在森工林区,各级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部门,每年都组织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检查活动。通过检查,强化了林管局、林业局对野生动物猎捕、驯养繁殖、经营利用、运输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采伐、采集的监管,使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

  “爱鸟周”和“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活动,是他们依托的重要工作手段。通过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项打击活动,对各种破坏野生动植物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进行查处。一是使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木材产量的减少,使森林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恢复,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隐蔽和取食场所,提高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质量。二是使野生动植物物种,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随着“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深入实施和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保护管理力度的加强,在黑龙江省一度濒临灭绝的野生东北虎现今在林区经常出没,野外数量已达10只左右。据监测,中华秋沙鸭、白头鹤、东方白鹳等濒危物种的野外种群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设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网络

  为保护好全林区珍稀、濒危物种,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省建设步伐,省森工总局对急需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自然生态环境,抢救性地划建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2001年以来,我省森工林区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自然保护区数量由2001年前的2处、总面积1.96万公顷,发展到了现在的23处、总面积117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面积57.6万公顷;省(部)级自然保护区16处,面积66.4万公顷。目前,全森工林区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保护区网络,有效管理一些亟待保护的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

  几年来,全林区自然保护区建设不仅在数量上明显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有了很大提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主要分布区域和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典型的湿地已绝大部分划建为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类型也较为多样,包括了森林生态系统、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等多种类型。

  为确保野生动物环境安全,他们还加大了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力度。现在,整个森工林区已设立了6处国家级和14处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基本形成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网络。到目前为止,全林区没有发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疫情和野生动物非正常死亡事件。

  扶持野生动物养殖业蓄积资源

  为促进野生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省森工林区对野生动物养殖业依法进行了大力扶持,推动了以利用野生动物野外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培育资源为主的战略转变。

  各林业局加大了对野生动物养殖场(点)的清理整顿力度,规范了野生动植物行政许可审批管理。在野生动植物行政许可审批管理方面,围绕贯彻落实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行政许可法》、《省森工总局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加大了对野生动植物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管理,依法扶持和发展了野生动物养殖业,规范了野生动物养殖秩序,保证了野生动物养殖业在科学、合法的轨道上向前发展。

  依托野生动物资源优势,目前全林区大力发展了梅花鹿、马鹿、林蛙等野生动物养殖业。通过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在保护好野生动物野外种群基础上,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开发利用,这既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又满足了社会对野生动物产品的需求。

  随着我省森工林区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在东北虎及其栖息地保护方面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等国际组织广泛合作的展开,我省森工林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链接

  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物种名录的濒危物种、世界濒危的大型涉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野生数量仅3000只左右。东方白鹳曾广泛分布于亚洲的东北部,由于森林、湿地等生存环境的破坏,野生东方白鹳数量急剧下降,其繁殖个体于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和朝鲜绝迹。中国东北是东方白鹳主要的繁殖地之一,每年3月在东北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目前,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素有 “丛林之王”之美称。东北虎属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已经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东北虎一般生长在500米~1200米的山地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地带,主要靠捕捉野猪、马鹿和狍子等为生,活动范围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

  本栏图片由王庆臣 杨礼平摄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