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正文

植物驯化师,你听说过吗?

Eedu.org.cn 作者:刘敏    资讯来源:重庆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19

  他们是南山植物园科研人员,4年来已成功驯化了上千种野生植物

  我们都知道,野生动物通过驯化,成为养殖家禽。其实,大山里的野生植物通过驯化,也能从山里“进”城,丰富城市绿化。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上千种大山里的野生植物通过人工驯化,逐渐适应城里生活,可以用于城市园林绿化。昨日,重庆晨报记者走进南山植物园植物驯化基地,了解体验植物驯化师的工作。

  植物驯化基地藏身林间

  在植物园工作人员带领下,我们沿着植物园大门右侧,一条被绿荫掩映着的水泥路前行约3公里到达目的地———藏身林间的植物驯化基地。进入基地,只见依山而建的基地内栽种着大大小小的植物,每种植物约二三十株。植物枝杆上都挂着防水纸牌,上面写着它的名字。

  南山植物园引种驯化小组工作人员鞠学勇和韩文衡在基地内忙碌着,仔细查看基地植物生长态势,“长得好,存活率高的植物表示它顺利通过驯化,适应了城里的生活;长得不好,存活率低的植物则要被‘淘汰出局’。”已从事植物研究工作14年的鞠学勇指着10余株已叶尽杆枯的植物摇摇头。“这些都是浙江楠,几十株基本死完了,不适宜在重庆栽种。”

  鞠学勇是驯化基地最早的植物“驯化师”之一,现在兼任着南山植物园科研科科长,“这个占地50亩的植物驯化基地是2008年建成投用的,几年来我们已陆陆续续引入了3000多种野生植物。”

  爬山钻林寻找新植物

  对植物驯化师们而言,引入基地进行驯化的每一棵植物都有意义,“在茫茫大山里找到它们不容易,有时候甚至会冒点儿生命危险。”

  基地里3000多种植物主要来自长江以南的 深山老林,“发现一个新物种要靠点运气。有时候你天天从它身边经过发现不了,有时候一不小心踢到不知名的植物,可能它就是个新物种。”韩文衡这样打了个比喻。

  为寻找到植物园内没有的新植物,鞠学勇几乎爬完了重庆大大小小的山林,近的缙云山、金佛山,远的大巴山,武陵山……钻草笼、穿丛林,甚至拴着保险绳爬到悬崖边上去调查采集植物,“只有在这些地方,你才可能发现罕见的植物。”

  每次进山引种少则1星期,多则半个月,为带回更多的植物,他们尽量“轻装上阵”———除了装植物的蛇皮口袋、工具外,尽量少带衣物,不带帐篷,晚上就住在农民家中。

  “我们进山引种都不走寻常路,有时候一脚下去,可能就踩到一条正在憨睡的蛇。”鞠学勇说,每次进山引种,除了必要的工具,他们会随身带上驱蛇药水和血清,以防万一。即使如此,韩文衡的腿上,仍留着一道伤痕,这是他有一次进山引种时,被山上滚落的飞石袭击而致。

  上千种野生植物成功被驯化

  植物驯化基地里除了新植物,还栽种着不少稀有、渐危,乃至濒危的珍稀野生保护植物,如珙桐、中华蚊母等。从山里引回来的野生植物,鞠学勇他们都当作“宝贝”。每棵植物到达基地后,都会有一个档案,它们的名字、来源地、驯化生长情况等都被一一记录在案。

  建档之后,这些植物会按类别栽进驯化基地,接受“驯化师”的驯化,“我们见这些植物的时间比见各人娃儿还多。”鞠学勇笑言,每种植物喜阴还是喜阳、喜肥还是厌肥他们都了如指撑,甚至在山里寻找到它们的时候,它们生长在湿润环境下还是悬崖边都会记下来,在驯化基地依葫芦画瓢帮它们创造最初移栽环境:把它们栽种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或是水源丰富的阴沟里。

  之后“驯化师”开始通过人工模拟自然环境,改善植物土壤环境和通过补灯光、温室调节气候条件,对这些植物开展“驯化”,让它们逐渐适应重庆的城市生活。记者看到,通过驯化,基地里的中华蚊母等珍稀植物都长势良好。而根据目前驯化数据统计,引入的3000多种野生植物中,已有上千种植物被成功驯化。

  两种已用于南山森林防火

  “目前驯化成功的一些观赏性植物,已可以用于城市绿化。”鞠学勇介绍,通过基地驯化,从贵州大山里引种而来的长瓣短柱茶、木荷经过驯化,已成功用于南山森林防火工程当中,“这两种植物都有一个特点,不易燃。通过林间间隔栽种,一旦森林发生火灾,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阻隔山火蔓延波及更多森林。同时也为救火争取时间。”

  通过对野生植物进行驯化研究,还能成功预防外来生物入侵。“一旦从外地引来的生物长势疯狂,便会对其它原有植物生长带来影响。”鞠学勇说,在驯化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植物,他们会立即上报市园林局,对这种外来植物进行重点监控,防止它进入重庆,造成生物入侵,影响到重庆本地城市绿化植物的生长。 重庆晨报记者 刘敏

  森林

  防火

  城市

  绿化

  驯化

  人工模拟自然环境,改善植物土壤环境和通过补灯光、温室调节气候条件,对这些植物开展“驯化”,让它们逐渐适应重庆的城市生活。

  防止

  入侵

  从贵州大山里引种而来的长瓣短柱茶、木荷经过驯化,已成功用于南山森林防火工程当中。

  通过对野生植物进行驯化研究,还能成功预防外来生物入侵。

  目前驯化成功的一些观赏性植物,已可以用于城市绿化。

  11月15日,南山植物园,植物驯化师鞠学勇在观察引进植物的生长情况。 重庆晨报记者 胡杰 摄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


    没有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