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在线投稿 我要留言 RSS订阅: 本站通告:

  没有公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法苑
  • 2007/3/12区域限批的意义
  •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全国钢铁、电力、冶金等行业82个项目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涉及总投资1123亿元。国家环保总局将首次启动“区域限批”的行政惩罚手段,将对4个行政区域、4个电力集团所有建设项目实行停批、限批,并建议监察部门追究[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曹家新点击:554
  • 2007/3/12环境保护 立法为先
  • 近年来,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时至今日,我国解决主要环境问题已经基本上做到有法可依。在解决环境问题基本上有法可依的形势下,如何提高环境立法质量已经成为环境立法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记者徐琦点击:1158
  • 2007/3/2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环境污染事故也进入高发期,因此,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也很大。一旦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不但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损害,还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企业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如果损失过大,超过了企业的承受[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胥树凡点击:582
  • 2007/1/19[原创]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关键在责任到位
  • 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是削减污染物,确保经济发展环境污染不失控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贯彻好、落实好这项制度,关键在于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及排污企业各自在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方面要执行到位、监管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阅读全文]
  •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潘文良点击:812
  • 2007/1/17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对策思路
  • 张其仔 郭朝先(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本文认为,我国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跨区、跨界污染严重。这一问题的存在,增加了明确界定各地环境保护责任和环境执法的难度。对此,应引入生态补偿[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网作者:张其仔 郭朝先点击:2034
  • 2007/1/16张震:环境权——现行宪法应规定的一项公民权利
  • 所谓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1]人们总是希望生活在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中。但是,以往那种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一味强调经济总量的增加    而忽视环境保[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宪法年刊2005作者:张震点击:2394
  • 2007/1/15排污申报要抓好两个“掌握”
  • 排污申报登记工作是一项严肃、科学的基础性工作,其技术性、业务性都很强,容不得丝毫马虎。笔者认为,搞好排污申报工作,关键是抓好两个“掌握”。   一是要掌握好申报审核的3个依据。《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郭思杨点击:651
  • 2007/1/15环境执法暴露五大“怪现象”
  • 针对湖北省当前严峻的环境执法现状和环境形势,湖北省政府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差距,提出整改措施,全力扭转环境执法软弱和工作落后局面。从2007年1月1日至2月底,湖北省各级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由省环保局牵头组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一次拉网式、[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记者李飞点击:439
  • 2006/12/29环境处罚应引入“按日计罚”
  • 在上一期中,我们谈到了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对持续性环境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按日计罚”条款,但我国现行环境法律、法规对此类持续性环境违法行为至今仍缺乏有针对性的处罚规定。   几年前,北京市环保局曾对一家持续超标排放的发电厂,基于相同的违法事实[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别涛 王彬点击:778
  • 2006/12/25完善我国水权制度的若干构想
  • 水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必需品,水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因此,应当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予以充分保障。无论实体上的制度还是程序上的制度,都必须科学可行并得到切实的遵守,这样社会才会秩序井然,水资源才能得到最优配置。然而,我国现行水权法律制度还存在许多缺[阅读全文]
  • 来源:水政在线作者:徐林点击:2235
  • 2006/12/25噪声污染防治要规划优先
  • 近年来,各地噪声污染投诉越来越多,其防治应进一步加强。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建设,还是污染防治对策措施的建设等方面都不尽完善、存在一定缺陷,满足不了现阶段噪声污染防治和监[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胥树凡点击:1822
  • 2006/12/14将转向强化政府环境保护责任
  • 本报北京12月13日讯 记者郄建荣 “超期服役”的环境保护法到底该不该修改?怎么修改?国家环保总局法规司司长杨朝飞今日在第一次全国环境政策法制工作会议上透露,国家环保总局初步意见是将环境保护法改名为环境法,重点应当是强化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阅读全文]
  • 来源:法制网作者:郄建荣点击:533
  • 2006/12/4如何确保环境资源法全面实施
  • 一、我国环境资源法实施的若干情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立法机关已经制定了26部环境资源法律,基本形成了环境资源法律体系。但这些法律的实施情况又是如何呢?举一个最近的例证。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阅读全文]
  •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孙佑海点击:913
  • 2006/12/2[原创]正确处理环境执法与服务的关系
  •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基本要求。提高全民素质,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发展行为,是确保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现实社会里,将执法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发展。  我们知道: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阅读全文]
  •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潘文良点击:1025
  • 2006/11/30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与对策
  • 摘要:本文通过新制度主义的进路分析指出,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的失败,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环境问题的出路在于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制度创新,构建绿色市场机制与可持续的政府政策。 关键词:环境问题 制度失败 制度创新  一、环境问题与[阅读全文]
  • 来源:网络作者:佚名点击:2094
  • 2006/11/30环境侵权的特征分析
  • 摘 要:环境侵权越来越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环境侵权的特征乃是环境侵权迥异于传统侵权行为的内在根基。本文从环境侵权的主体、对象、原因行为、侵害过程及损害结果等方面对其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侵权行为 价值双重对立性 潜伏[阅读全文]
  • 来源:网络作者:刘武波点击:543
  • 2006/11/17保险赔付应涵盖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
  • 除了在上期《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系列谈之四》中谈到了保险方式、强制保险的适用对象和保险责任范围等方面的设想外,笔者认为,建立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机制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责任免除:三种情形可以免责   在确定环境保险责任免除的[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别涛 王彬点击:714
  • 2006/11/17保险费率因地而异 承保机构可多元化
  • 别涛 王彬  完善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机制除了之前谈到的保险方式、强制保险的适用对象和保险责任范围、保险责任免除以及保险赔付范围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保险费率   保险费率是指单位保险金额应交付的保险费。环境责任保险应本着“高风险,[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别涛 王彬点击:693
  • 2006/11/17环境污染治理亟待制度创新
  • 《2006年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公报》显示2006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同比增长3.75%和4.2%。这严重阻碍了“十一五”期间环保目标(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0%)的实现。   美好的环境属于公共物[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王秀琴 姚君点击:844
  • 2006/11/14[原创]敢于执法 善于执法 逗硬执法
  • 环境执法从多年的实践来看, 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它毕竟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增大执法难度,致使环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时有发生,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遏制。然而,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强化环境执法理念,把握三个关键,既要敢于执法,又要[阅读全文]
  •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潘文良点击:836
341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排行榜 周排行 月排行 总排行
  • 没有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