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在线投稿 我要留言 RSS订阅: 本站通告:

  没有公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视点
  • 2006/3/16“环境友好”古今谈
  • 有人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法,是从外国“引进”的,是一种舶来品。其实翻开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主张与环境友好的思想观点比比皆是。“环境友好”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说它是“古已有之”的“国粹”,倒是很贴切的。  [阅读全文]
  • 来源:星辰在线作者:隋喜文点击:814
  • 2006/2/23解读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
  • 导读:本文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历史来源、认识基础和建设途径分析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介绍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解读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来源和实践过程,对如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佚名点击:1427
  • 2006/2/14时康健:种树想起郭橐驼
  •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要到来了,但是每每想到植树,脑海里便又浮现出一些不协调的景象来。敝人原居乡下,乃草木之人,从小就喜栽树种果,家前园后倒也树木参天。自打恢复高考制度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乔迁进现代化的小城后,很是想不通都市里人们栽树的道[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网作者:时康健点击:786
  • 2006/1/13汪永晨:打开手中绿镜头
  • 汪永晨属马,生性喜欢东奔西跑并且乐此不疲。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广播记者,对声音情有独钟,酷爱在大自然中采集形形色色的声响。她也爱摄影,手中的绿镜头记录了大自然在没有人为干扰时的美丽和遭到人类破坏后的惨状。读完她的《绿镜头》和《世界两极[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潘嘉文 汪永晨点击:1261
  • 2006/1/2让节约成为社会时尚
  •    公民节约 行为公约   培养节约好风尚,人人行动是保障;   夏季空调廿六度,节电效果很显著;  灯泡换成节能灯,用电能省近八成;   随手关灯莫忘记,小处节电有效益;   少乘电梯爬楼梯,既省电力又健体;   家用电器仔细[阅读全文]
  • 来源:检察日报作者:佚名点击:1436
  • 2005/12/28挪威绿色GDP与绿色核算及其启示
  • 内容提要挪威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自然资源核算的国家之一。通过对挪威的实地考察,作者了解到挪威曾试图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但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环境经济学价值评估的方法还非常不成熟,再加上数据、参数的缺失,使得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结[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胡涛 李丽平点击:919
  • 2005/12/23点滴之处切记节约
  • 本报讯 长沙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以资源消耗的最小化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意见》指出,我市将加快淘汰高耗能的破旧运输工具,开发和推广清洁燃料汽车;[阅读全文]
  • 来源:长沙晚报作者:佚名点击:678
  • 2005/12/20云南保护母亲河行动:不让高原湖水变成地球眼泪
  • 本报记者 乔建宾  时间临近2006年,这些天,团云南省委青农部部长马德芳正在等云南省政府的一个重要批复,这个批复将决定云南省保护母亲河行动九湖流域生态监护能否纳入相关职能部门的“十一五”专项规划。   今年9月14日,马德芳他们请来了云南[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乔建宾点击:757
  • 2005/12/20提升公民道德构建和谐中原
  •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坚强的政治保障,而且需要坚实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撑。研究和探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阅读全文]
  • 来源:河南日报作者:孔玉芳点击:1258
  • 2005/12/19生命之根 文明之源 民族之魂
  • 黄河、长江、澜沧江孕育了丰厚博大的东方文明,它们无穷的生命力和创造性就藏在这雪封云绕的源头。在这山宗水源的秘境,冰川细流汇成了传承千年的血脉,如歌的生命奏响对天地人和的赞颂,同乳共生的民族把一部激荡着古风神韵的历史呈现给世界。      展[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步雪琳点击:954
  • 2005/12/19中国开展全民节约行动
  • 中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7%,中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一系列的数字都在说明,中国人必须树立 资源忧患意识,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17日在北京举行的“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佚名点击:604
  • 2005/12/15解焱:保护中国最珍贵的自然遗产
  • 本报记者 刘毅  解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中科院动物所学科交叉研究促进中心主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组或课题组协调员,与汪松等合作完成了“中国的保护地”课题。  占国土面积18%的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刘毅点击:719
  • 2005/12/12适者生存:拒绝胶片改用数码的8大理由
  •     理由一:胶片相机样式老旧 数码时尚前卫    如今数码相机已经相当普及了,其实数码相机的普及是以家用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分不开的。时间回到五年前,拥有一部能够即拍即现的设备我[阅读全文]
  • 来源:PCPOP-电脑时尚作者:佚名点击:2958
  • 2005/12/6放飞绿色中国的梦想
  • 一条地毯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东门延伸着,不同以往的是,这条地毯是绿色的。这是一条张扬绿色的星光大道。国家领导人从这里走来,各部委的领导从这里走来,“200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从这里走来。文艺界的明星们走来了,绿色企业家走来了,环保志愿者走来了,[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康韧 步雪琳点击:1388
  • 2005/12/6中国环境文化倡导知行合一
  • 本报11月30日讯 忧患起于思考,思考启发行动。今晚,伴随着庄严圣洁的《绿色中国》音乐旋律,2005中国环境文化节正式拉开了帷幕,“知行合一”的中国环境文化在行动。这是一场规格高、历时长、参与面广、社会反响热烈的环境文化盛典。   本届环境[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康韧 步雪琳点击:696
  • 2005/11/10谁让青藏高原哭泣
  •    记者:张爱林 蒋作平  尕玛多吉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原冰川,其寿命正日渐萎缩。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说,全球气候变暖使中国冰川面积近40年减少了7%,目前冰川年融水径流量相当于一条黄河。  我国冰川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阅读全文]
  •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作者:张爱林 蒋作平点击:922
  • 2005/10/24昆虫唤醒的记忆
  • 展读花城出版社新版法布尔的10卷本《昆虫记》,心绪仿佛一下回到那几乎是与虫为伍、以虫为乐的孩提时代。   在工业化不太发达、农药化肥不太普及的30年前,我还是个小学生,记得那时生活环境中的昆虫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什么屎壳郎、磕头虫、花珠珠、[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郭耕点击:1231
  • 2005/10/24自然之美 与人性尊严的交辉
  • 继讲述鸟儿飞行梦想的纪录片《迁徙的鸟》和展现虫子们幸福生活的《微观世界》后,法国著名电影制片人雅克·贝汉又奉献给我们一部赞美人类与自然血脉相连的故事片《喜马拉雅》,从而使其“天·地·人”生命三部曲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2000年度凯撒电[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步雪琳点击:1276
  • 2005/10/20绿色中国与少年中国
  • 什么是绿色中国?可持续的、民主的、公平的、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就是绿色中国。这句话经过多年的奋斗总结,每一个词都凝结着几代人的心血。为什么要建设绿色中国?因为绿色代表生命,代表可持续,凡不可持续的即是非绿色的。我们现在的中国还没做到“可持续[阅读全文]
  •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点击:1200
  • 2005/9/30善待动物就是善待自己
  •    全世界已知的人兽互传病有250多种,典型的有狂犬病、鼠疫、血吸虫病、艾滋病、流感、脑膜炎、登革热等,每一样都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是什么原因造成动物疫源疾病危害加剧呢?全球气温变暖难辞其咎。地球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各种生物数量[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佚名点击:969
557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排行榜 周排行 月排行 总排行
  • 没有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