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规划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桂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桂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15

  序  言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实施好这一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对于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政府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促进战略目标实现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依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二届六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桂林市委关于制定桂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的《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我市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的纲领性文件,是对全市“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是指导全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是全市“十一五”时期制定各类规划、计划以及有关政策的重要依据。《规划纲要》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是对市场主体的指导性意见,政府将切实履行职责,统筹运用各类公共资源,努力完成《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的基础设施、科技和教育、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任务。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十五”计划回顾  过去的五年,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机遇,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复杂的局面,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五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预计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6.92亿元,是“九五”期末的1.78倍,年均增长11.1%,高于预期2.1个百分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8.74亿元,年均增长20.2%,高于预期9.2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2.61亿元,是“九五”期间的1.98倍;实现财政收入51.61亿元,是“九五”期末的2.13倍,年均增长16.3%,高于预期6.3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市生产总值增幅高出5.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32.9:30.9:36.2调整为24.3:39.3:36.4。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1%,城乡居民银行存款增长快,消费水平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指标以内。全市“普九”已通过国家评估验收,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防灾减灾等事业取得新的进步。民主法制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新成绩,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有新进展,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信息化实现新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一批新的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等项目已建成并发挥效益。城乡交通、水利、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总体来看,“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正确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提前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发展环境  “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正确分析形势,全面了解和客观认识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对明确今后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目标和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国际环境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全球性的资源配置、全球性的统一市场、全球性的产业分工及跨国公司为特征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其势不可阻挡;国际间和地区间合作更加活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CEPA);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空间转移步伐加快。

  从国内环境看,党的十六大做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自治区党委、政府在科学分析、正确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和广西区情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中越共同构建“两廊一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多重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地区间经济合作。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和“三点一面”布局思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千方百计扩大经济总量,全面推进以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为中心内容的和谐广西建设。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工作,明确把加快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现代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项目引进和政策安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同时,认真抓好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和农林为基础的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确定“十一五”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提供了经验。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宏观环境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如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将影响国内经济运行、资源和环境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深化改革的难度加大,与此相关联的一些不利条件也将长期存在。

  综合以上分析,“十一五”时期,我市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机遇和挑战并存。但从总体看,机遇大于挑战,仍然有利于我市加快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必须把握时机,调整思路,依托优势,整合资源,脚踏实地,奋发向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总体要求  “十一五”期间,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和平安广西的总体要求,在市委的领导下,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目标,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夯实农业基础,突出做大做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现代工业和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拉开城市框架,扩展城市发展空间,增强城区综合实力,促进中心城区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二元结构转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努力扩大开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城市竞争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努力构建富裕、文化、生态和平安的和谐桂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根据对发展环境的分析和判断,结合桂林的实际情况,“十一五”发展着重考虑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施“富民兴桂新跨跃”战略,千方百计扩大经济总量和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加快发展工业和旅游业作为扩大经济总量和调整经济结构最重要的突破口,把发展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制造业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攻方向,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

  第三,按照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城乡发展良性互动。围绕提高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旅助农、以城带乡新机制;完善和拓展城市功能,加快中心城镇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

  第四,坚持对外开放方针,实施“名城、名企、名牌、名人”战略,改善投资环境,以项目为载体,积极参加国际、地区间经济合作,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方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切实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

  第六,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发展循环经济,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第七,坚持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第八,坚持以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增长,以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把加快发展落实到项目建设中去。

  战略任务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桂林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这两大战略目标,把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突出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现代工业和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富裕、文化、生态、平安的和谐桂林,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作为“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战略任务。

  主要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力争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6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6500元(约2035美元)以上,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21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6600元(约4600美元),提前实现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和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的目标。

  ——经济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增长8.8%,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结构调整目标。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5年的24.3:39.3:36.4调整为2010年的18:41:41;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6%;城镇化率由29%提高到35%。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力争突破10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五年累计投资1400亿元。

  ——商贸经济。“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60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实现100亿元以上。

  ——县域经济。到2010年,至少8个县形成一批税收达500万元或10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和2-3个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县域单位平均生产总值达到40亿元以上;县域非公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县域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以上;农产品加工率达到25%以上;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争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适应。涌现一批特色鲜明、发展势头好、增长后劲足、生态环境优美的经济强县。

  ——科技教育。到2010年,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以上;巩固、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5%和25%。

  ——公共服务。到2010年,每千人拥有医生2.5个,农村安全饮用水达标率达80%以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明显提高。

  ——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投入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处理率明显提高。到“十一五”期末,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0.82吨标煤降低到0.75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取用水量由450立方米降低到350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48%提高到60%,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森林覆盖率达到67.5%。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达到520万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到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9平方米;五年内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分别达到15万人和40万人。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榆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宁波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杭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深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南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大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大雪灾对发展与安全问题的启
    我国能源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社会要和谐 首先要发展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