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中国持续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保建设

    [内容预览]

    | 2010/9/11 14:06: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副部长王超8日在厦门举办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保建设发展研讨会上说,中国要进一步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保建设,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开展节能环保国际合作,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截至目前,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数已达90家。今年上半年,全国56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4.4万亿元,税收收入3070亿元,进出口总额315

    [阅读全文]

  • 各国专家寻良策应对全球极端气候多地频发

    [内容预览]

    | 2010/9/9 9:26:06
    极端气候事件,这种被定义为“一个地点或地区发生‘概率较小’的天气气候现象”为何频频出现?在过去一个世纪、特别是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全球陆地或特定区域的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强度是否发生了显著的趋势性变化?原因是什么?中国又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 7日至8日在京举行的“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上,频发的极端气候事件成为与会多国专家学者关注、讨论的焦点。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任

    [阅读全文]

  •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 我们如何应对?

    [内容预览]

    | 2010/9/9 9:19:30
    今年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欧一些国家和地区气候十分异常。  导致这些气候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面对频走极端的天气气候,如何未雨绸缪加强防范?就人们关心的这些问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研究员丁一汇,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气候变暖使得正常的大气环流发生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  记者:今年以来,亚欧一些国家和地区气候十分异常,按照气象专家的说法,就是

    [阅读全文]

  • 中国学生获“斯德哥尔摩少年水奖”

    [内容预览]

    | 2010/9/9 9:14:01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9月7日电(记者吴平)2010年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7日晚举行“斯德哥尔摩少年水奖”颁奖仪式。中国广东省佛山二中3名中学生获“优秀奖”。  “斯德哥尔摩少年水奖”国际评审团在授奖决定中说,这3名中国学生所开展的研究项目完全符合今年“世界水周”所探讨的如何应对水质挑战这一主题,其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解决目前农业生产领域所面临的一些最紧迫问题。  据了解,佛山二中的李颖欣、杨兆楠和陈婉玲

    [阅读全文]

  • 我国红树林污染生态学研究获重要进展

    [内容预览]

    | 2010/9/8 15:32:39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南海海洋所获悉,该所在红树林污染生态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引起国际同行关注。  南海海洋所教授王友绍领衔的团队近期先后在国际学术期刊《有害物质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了系列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红树植物抗逆生理与生化参数相互关系的雷达图,并证实了脯氨酸、谷胱甘肽、植物螯合肽在秋茄中抗重金属毒理作用比在木榄中显著。首次揭示白骨壤II型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存在一定的应答关系,结合

    [阅读全文]

  • 我国利用外国机构贷款项目助力生态保护发展

    [内容预览]

    | 2010/9/8 15:28:49
        新华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罗沙 韩洁)记者近日在宁夏、陕西等地调研发现,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与大自然和谐共赢已经成为各地谋求经济发展时的统一认识。利用亚洲开发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等外国机构贷款发展综合生态农业项目,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陈旧发展模式改变的同时,新的环保和生态综合治理理念开始被人们普遍接受。   &n

    [阅读全文]

  •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有何影响?

    [内容预览]

    | 2010/9/8 9:14:05
    本报北京9月7日电(记者瞿剑)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南京大学和中科院遗传所的专家今天警告说,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带来种种有利和不利影响,涉及作物单产、品种改良、作物种植制度、作物区域布局、病虫害迁移等各个关键环节,迫切需要组织农业气象、农业资源、作物育种、农业经济、农业生态等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科研人员,围绕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各个环节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   “气候变化对我

    [阅读全文]

  • 世博理念催生“低碳开学”

    [内容预览]

    | 2010/9/7 10:09:21
        新华网上海9月7日电(俞菀、江纯)阳光透过枝叶,斑驳地洒在复旦大学光华大道上,这是一个散发着淡淡馨香的早晨。6日是复旦大学的秋季开学日,世博理念带给上海年轻人的改变,正在低碳开学的实际行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记者在校园里一路前行,三位骑着自行车的女生迎面而来。2010级历史系新生王姝婷说:爸爸原本打算让我

    [阅读全文]

  • 发改委: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 不能转污染和落后

    [内容预览]

    | 2010/9/7 10:03:12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近日正式印发,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  问:《指导意见》制定的基本考虑是什么?  答: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合作机制有待完善、转移秩序有待规范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存在下硬性指标、搞“拉郎配”等不当行政行为。  《指导意见》提出

    [阅读全文]

  • 赵其国院士:我国须走生态高值农业之路

    [内容预览]

    | 2010/9/6 9:48:0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对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涉农相关生态环境事件时有发生。传统的“石油农业”依靠大量能源、资源维持其高速运转,严重影响了世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农业科技领域发展路线图研究组组长赵其国提出,发展“生态高值农业”是应对未来农业巨大挑战、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最重要的创新举措。 并非简单的“生态+高值” “

    [阅读全文]

  • 三江源生态工程完成投资超34亿

    [内容预览]

    | 2010/9/6 9:05:21
    本报西宁9月5日电 (记者周东平) 截至目前,国家累计下达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资金40亿元,已完成投资34亿多元,占下达投资的85.5%。  2005年8月,中国政府正式启动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这项总投资达75亿元的生态建设工程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支撑三大保护和建设工程,共有退牧还草、生态移民、鼠害防治、人工增雨等22个子项目。  目前,三江源

    [阅读全文]

  • 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内容预览]

    | 2010/9/6 9:03:53
    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我国幅员广阔,跨越众多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带,农业生态经济区划类型多样化。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针对我国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情况,吸收传统农业好的做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使各

    [阅读全文]

  • 海洋环境恶化已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

    [内容预览]

    | 2010/9/6 8:28:00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记者吴晶晶崔清新)“第33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4日在北京闭幕。大会发表了《北京宣言》,呼吁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共同推动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平与繁荣。   在这次大会上,来自30个国家、12个国际组织的266名代表通过特邀报告、专题演讲等方式,共同探讨了海洋和沿海城市面临的挑战,探索了海洋和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讨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呼吁保护珊瑚礁和红树林以抵御海洋灾害

    [内容预览]

    | 2010/9/6 8:21:11
    据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记者崔清新吴晶晶)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歌词中描述的海边美景,正在因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增加而受到威胁。   正在参加此间召开的世界海洋和平大会的科学家呼吁,应该加大对海洋的保护,尤其是对海洋生物,例如珊瑚礁和红树林的保护,以维持海洋生态环境和降低风暴潮、台风等海洋灾害给沿海城市带来的损失。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指出,海岸原有的生

    [阅读全文]

  • 第六届全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召开

    [内容预览]

    | 2010/9/3 14:58:51
    8月20-24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河南理工大学承办的第六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焦作市召开。来自全国20个省市、50个单位的135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63篇。本次研讨会以“生态过程与服务”为主题,探讨了当前生态学发展的前沿动向与热点问题,交流了生态科学的进展和生态建设的实践。内容涉及长期生态学研究、全球变化、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健康、生物入侵与生态

    [阅读全文]

  • “草地牧鸡”以禽代畜拯救退化生态

    [内容预览]

    | 2010/9/3 9:11:51
    在草地上牧鸡,这听上去有些荒唐,但记者日前确实在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的沙地草地上看到了这样的场景。确切地说,这是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从事的一项重要生态科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开发”重大项目的一部分,专家们探索在疏林草地的条件下,如何通过“以禽代蓄”来减少放牧对草地生态的压力,兼顾生态和经济效应。  盐碱滩上绘图景  近50年,松嫩平原土壤盐渍化日益加重,盐

    [阅读全文]

  • 可再生能源:生态城市腾飞的“蓄电池”

    [内容预览]

    | 2010/9/1 9:42:12
    蓝天白云,绿树成荫,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这诗一样的生活环境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在能源消耗日益严重、环境污染越来越重的今天,被钢筋水泥禁锢的人们开始了深刻的反思――回归自然,回归生态。近几年,全国许多城市和地区纷纷创建示范生态城市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而在生态城市创建过程中,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无疑是一支重要的支持力量。  那么,可再生能源在“生态城市”创建中的地位如何?是否可以承担起足够大量的节能减

    [阅读全文]

  • 中国实施捐资造林活动 绿化长江上游生态环境

    [内容预览]

    | 2010/9/1 9:38:49
    8月31日下午,由中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了“绿化长江重庆行动”大型捐资造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这项活动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在长江上游植树造林,保护水土,恢复生态环境,再现长江两岸青山绿水风光。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千年的华夏文明。然而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长江上游两岸森林匮乏的问题,已经导致了水土流失、洪涝、山体滑

    [阅读全文]

  • 节能减排将成十二五规划重点

    [内容预览]

    | 2010/8/31 8:29:51
    “我预计在十二五’规划中,节能减排将成为其中的重点,而且会有更加强制性的约束”。昨日,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第三届成都金融街发展高峰论坛上,以“人类的低碳需求与市场的低碳需求”为主题的演讲中作出上述表示。他称,目前全球经济不仅面临经济危机,也面临着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而一场金融绿色革命,低碳经济、文化交易、商业地产等都是新的经济发展点。实现低碳困难重重  “我们为什么低碳?人类需要低碳吗?”,樊纲讲到

    [阅读全文]

  • 我国或要开征环境税

    [内容预览]

    | 2010/8/30 8:54:46
    环境税开征再掀热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近日称,中国环境保护的压力非常大,如果排污企业,包括排污个人不缴纳环境税,对保护环境是不利的。我国可能要开征环境税。   至于环境税开征的时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向南都记者表示最快是在“十二五”期间,并认为在开征初期要低税率,如果一开始就税率过高,我们的产业、企业乃至经济承受不了。   开征环境税提议由来已久   徐林24日在国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