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启动

    [内容预览]

    | 2010/7/11 11:45:08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热点问题,但我国科学研究却相对薄弱,缺乏集成。为改变这一现状,加强中国在全球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话语权,7月9日,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在京启动实施。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出席启动实施大会。 该研究计划第一届专家组组长由徐冠华担任,中国气象局研究员秦大河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

    [阅读全文]

  • 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

    [内容预览]

    | 2010/7/11 11:32:51
    在上海世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广泛应用受到参观者普遍关注。从总装机容量4.7兆瓦左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普遍采用节能环保的LED光源的景观照明,到随处可见的节能、节水、雨水回收利用等技术装置与设计,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都贯彻了低碳理念。各国、各地、各组织的场馆及展示内容,也大多以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等为主题。  作为一场开启未来城市大门、引领新的生活方式的盛会,上海世博会

    [阅读全文]

  • 国家发改委:未来10年内还要实施十大生态工程

    [内容预览]

    | 2010/7/9 13:34:09
    “我们初步考虑在西部地区选择五大片重点生态区,未来10年内还要实施十大生态工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7月8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杜鹰介绍,今年是西部大开发10周年。10年来,西部生态建设规模空前,取得了巨大进展。西部地区退耕还林面积2.4亿亩,退牧还草面积6.8亿亩,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从10年前的10.32%提高到现在的17.05%。 今后10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

    [阅读全文]

  • 城市必须承担应对环境变化的责任

    [内容预览]

    | 2010/7/9 9:22:48
    环境保护成为世博会的主题内容,始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上海世博会不仅延续并凸现环境保护的价值理念,而且第一次强调提出了“环境变化和城市责任”。   城市应该也必须通过自身的行动和相互合作积极承担应对环境变化的责任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主要载体,既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也是各类环境风险的主要受害者。环境是城市的资产,城市不仅有必要成为全球环境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承担着无法逃避的道德责任

    [阅读全文]

  • 绿色城市,需要你和我

    [内容预览]

    | 2010/7/9 9:21:22
    城市应对环境变化,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这三大城市责任主体的共同努力。上海世博会第四场主题论坛——“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7月3日在江苏南京开幕,近50位中外演讲嘉宾共聚一堂,聚焦全球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探讨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和相关各方的环境责任。 政府:为绿色发展营造 环境   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根本之策在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城市的经济增长,必须由主要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阅读全文]

  • 水清灵,天空明,上海世博生态先行

    [内容预览]

    | 2010/7/9 9:19:08
    世博园区依水而建,优美洁净的水环境是世博会成功举办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沿江而建的世博公园、后滩公园和白莲泾公园,依靠环保绿色的生态科技彼此相连而成上海世博会怡人怡情的水景观。近日,记者参加“感知上海”活动,深刻感受本届世博运用生态技术修复世博水环境的经验。  鱼影莲香白莲泾  白莲泾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从世博园区内沂林路桥,延伸至世博园区外六里桥,长达2000多米。白莲泾,作为世博园区内唯一一条与黄

    [阅读全文]

  • 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节能减排

    [内容预览]

    | 2010/7/8 15:24:21
    结构节能贡献率达80%  记者: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了2009年各地区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北京不仅超额完成2009年节能目标,而且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节能目标。“超额”、“提前”两个关键词,让北京成为全国节能减排的先锋。请你具体介绍一下北京节能减排的成效。  吉林: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

    [阅读全文]

  • 气候专家详解高温背后的“真凶”

    [内容预览]

    | 2010/7/8 13:33:46
    连日来,我国华北、黄淮、江淮等地持续遭遇热浪侵袭。特别是7月5日,京津唐大部区域地表温度达到45—50摄氏度,高温强度之大、日数之多、范围之广均为历史罕见。未来一周,江南南部和华南将继续接受高温的考验,局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将达40摄氏度。   不仅我国如此,北半球大部地区也同样遭受着高温袭击。什么原因使得热浪“气焰”如此嚣张?全球气候变暖是否是高温天气的“幕后真凶”?  谈起高温天气的原因,国家气候

    [阅读全文]

  • 灾后重建“天平”: 一边是民生 一边是生态

    [内容预览]

    | 2010/7/7 10:52:55
    水体略显浑浊、河道里时而漂浮着一些生活垃圾———这是记者在扎曲河、巴塘河看到的景象。这两条河是重灾区玉树县结古镇主要过境河流,汇入全长800公里的长江上游通天河。玉树地区每年出境水量达340多亿立方米,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维系着江河中下游的水环境安全,素有“三江源”“中华水塔”的美誉。地震后,当地部分生态保护项目遭受较大破坏,生态移民和退牧搬迁牧民损失严重。有关人士建议,灾后重建

    [阅读全文]

  • 是什么引发大面积高温天气?全球变暖是主因

    [内容预览]

    | 2010/7/7 9:47:17
     高温天气,天空中出现了大面积鱼鳞云 顽猴戏水寻清凉. 工作人员为大象洗澡降温 饲养员正在给鸵鸟喷水去暑 老虎也跳进水里纳凉    7月5日堪称北京入夏以来最“耀眼”的一天,强烈的光照、阵阵热浪将路上行人逼向墙根、桥底。气象监测数据显示,5日14时刚过,北京城区以及超过一半远郊区县的气温都已飙升至40摄氏度;

    [阅读全文]

  • 中国将承办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工作组会议

    [内容预览]

    | 2010/7/6 21:52:20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刘轶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6日在北京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第12次会议和《京都议定书》附件1国家进一步承诺特设工作组第14次会议将于今年10月中旬在天津举行。  秦刚说,这是今年年底墨西哥坎昆会议前的最后一次谈判会议,是中国首次承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的谈判会议,中方承办此次会议的目的是巩固公约和议定书双

    [阅读全文]

  • 要生态,就要控制“生态足迹”

    [内容预览]

    | 2010/7/6 21:07:59
        “如果人类社会要在2050年进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时代,那么我们需要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半,将全球人均生态足迹减至1.44公顷,并保持人类发展指数增加。”英国泰晤士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主席、奥雅娜工程咨询全球总监彼德·海德(Peter Head),在昨天于世博会联合国馆开幕的第二届上海崇明生态岛国际论坛上如是预测。  &n

    [阅读全文]

  • 联合国馆举办崇明生态岛论坛 长江口生态遭挑战

    [内容预览]

    | 2010/7/6 11:01:31
    晨报讯 昨天,在世博园联合国馆举办的“2010上海崇明生态岛国际论坛”上,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陈吉余院士给长江口的生态环境“敲响警钟”,据他介绍,每年上海海平面相对变化12-13毫米,人类的强势作用正在对长江河口产生着难以预估的影响。“近30年来,上海的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3.8毫米,2004-2008年,平均每年地面沉降8.7毫米,这样算下来,相对海平面的变化值已经达到了每年12-

    [阅读全文]

  • 中国有望成为绿色产业引领者

    [内容预览]

    | 2010/7/5 11:45:20
        新华网上海7月5日电(记者潘晔 张展鹏 孙丽萍)能源危机、金融危机和全球变暖,给世界产业经济带来巨大挑战,也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发展绿色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识。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到资源环境矛盾凸显期、人与自然之间差距扩大期,中国必须在全球和亚洲转型中先行一步。重点从事中国国情研 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3日在上海世博会环境变化与

    [阅读全文]

  •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展中国家有共同利益

    [内容预览]

    | 2010/7/5 11:00:10
    7月4日在参加“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世博论坛的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接受了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媒体采访,他表示,只有了解中国国情,才能够正确地看待中国在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面临的任务的难度和中国已经采取的行动的力度。  记者: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国际社会面临着如何重建互信的状况,你认为这种互信该如何建立?  于庆泰:重建互信,意味着互信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破坏。从巴厘路线图到

    [阅读全文]

  • 城市代表亮出自己的“环保特色”

    [内容预览]

    | 2010/7/5 10:49:28
    昨天上午,“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论坛继续进行。“全球思考,城市行动”是环保运动的口号之一。环境问题不是单独出现在某个城市,因此城市需要拿出富有新意的环保主张。于是,来自不同城市的代表就各自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保特色”进行了推荐。  政府奖励市民垃圾分类  北山启三  日本大阪市副市长  随着垃圾排放量的增加,市区垃圾量20年前一直是呈上升趋势,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将积极推进垃圾的分类活动。  

    [阅读全文]

  •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内容预览]

    | 2010/7/5 10:45:48
    编者按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进一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不断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

    [阅读全文]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展期启动

    [内容预览]

    | 2010/7/4 23:03:19
    人民网上海7月4日电(记者 王有佳)以“城市生物多样性――生态和谐城市”为主题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博展区今天在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隆重开幕,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主持启动仪式。仪式上,影视演员李冰冰被授予UNEP“亲善大使”称号。  此次活动展期一个月,展览期间,将举办丰富而独具风格的展览及论坛活动,呈现给观众绿色环保的知识、理念和生活方式,号召人们保护赖以

    [阅读全文]

  • 中国为黄土高原“添翠增绿”减少水土流失

    [内容预览]

    | 2010/7/4 16:07:10
        资料图片:2010年5月31日,一名摄影爱好者走在神木县长满野草的山坡上。近年来,陕西神木县实施大地园林化战略,完成退耕面积26.2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44万亩,全县绿化率已超过30%。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新华网太原7月4日电(记者 刘翔霄)居住在中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正在荒山上种树,在河流

    [阅读全文]

  • 生态城揭秘

    [内容预览]

    | 2010/7/4 15:49:09
    住在这里有什么新感觉  中瑞低碳生态城将布局许多住宅,这已经毋庸置疑。按照相关规划,低碳生态城的每一幢建筑都将会符合绿色建筑的标准。居住在绿色建筑中,会和普通住宅有多大的区别,这是许多市民想知道的。其中,呼吸和饮水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净水系统很容易解决饮水问题,而且技术也已经很成熟。那么,绿色建筑怎样才能保证居民呼吸到新鲜空气呢?  张东晔是瑞典企业FRESH驻中国代表处销售总监。他在无锡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