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我国保护稀土政策将继续

    [内容预览]

    | 2010/8/30 8:53:14
    商报讯(记者 张涵)中国一系列的稀土资源保护措施引发了发达国家的强烈反应,继欧盟表示反对后,在日前举行的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日本方面也要求中国放宽稀土出口限制。对此,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限制措施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提出自己的稀土发展战略是追求自己的合法权益”。相关专家也表示,考虑到环境问题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中国稀土资源保护政策短期内不会妥协。  “中国不只对稀土出口进行

    [阅读全文]

  • 黄土高原地区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

    [内容预览]

    | 2010/8/28 23:08:48
    新华网西安8月28日电(记者梁爱平)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年均输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相当于该地区2亿亩耕地年均流失耕作层1厘米,比土壤形成过程快200-400倍,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水利委员会上中游管理局日前公布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依然严峻。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达秦岭,北抵阴山,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包括青、甘、

    [阅读全文]

  • 钱江看绿

    [内容预览]

    | 2010/8/28 17:45:42
    有“钱江源头第一村”之称的浙江开化县齐溪镇秧田村,全村96户330人,90%以上的村民从事“农家乐”,两年累计接待游客5.3万余人。秧田村的变化正是浙江推进生态省建设的缩影。  生态经济  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态文明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主要内容

    [阅读全文]

  • 中国巨资构筑人工阻沙屏障 障遏制两大沙漠"握手"

    [内容预览]

    | 2010/8/28 17:44:07
    总投资4.8亿元的一个大型人工阻沙生态屏障项目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启动实施,它将以上百万亩林带来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的“握手”之势。  由于气候干燥、大风肆虐、人类活动等影响,横贯阿拉善盟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梭梭林等植被面积持续减少,黄沙以每年15米至20米的速度南侵、向腾格里沙漠靠拢,使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形成3处明显的“握手”地带。  据了解,此次启动实施的大型人工阻沙生态屏障

    [阅读全文]

  • 国土部:我国耕地减少流向合理 生态退耕占大头

    [内容预览]

    | 2010/8/27 15:36:45
    中广网北京8月27日消息(记者侯艳)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5时12分报道,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今天(27日)上午联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国土资源部、水利部负责人分别接受了中央台记者采访。   耕地减少是全球性的问题,而在人多地少的中国,这一问题更让人担忧。有人质疑,急速扩张的建设用地占用了大量耕地,还有人提出,比高房价更可怕的是耕地减少。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

    [阅读全文]

  • 目前我国有近70%城市受到各种灾害威胁

    [内容预览]

    | 2010/8/27 10:51:01
    从今年年初以来,雪灾、旱灾、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接连来袭,给我国的城市安全造成了严重挑战。8月23~26日,包括近20位院士在内的,来自地质、水利、建筑、能源、铁道、交通与环境等领域的300多名专家齐聚申城,共同出席“2010城市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坛”。论坛发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表示:“今年1月刚刚开始筹备此次论坛的时候,我们还只是想借此提醒大家关注城市安全问题,但随着各种自

    [阅读全文]

  • 中国水电百年: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

    [内容预览]

    | 2010/8/27 9:57:55
    本报昆明8月26日电(记者瞿剑)国家能源局、云南省政府今天在此间集会,纪念中国水电走过100年辉煌历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以三峡工程为标志,我国的水电综合技术水平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中国水电已进入大电站、大机组、高电压、自动化、信息化新时代,目前已建成大中小型水电站45000余座,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雄居世界第一。此前一天,以云南小湾水电站4号机组投产为标志,我国水电

    [阅读全文]

  • 到202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超23%

    [内容预览]

    | 2010/8/25 10:25:19
    人民网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顾仲阳)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近日由国家林业局正式印发。这是我国首个中长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林地保有量增加到31230万公顷,森林保有量达到22300万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根据《纲要》,未来10年,全国森林保有量要增加2230万公顷左右,森林蓄积量增加约12亿立方

    [阅读全文]

  • 科学家称应对极端天气应常态化

    [内容预览]

    | 2010/8/25 10:13:04
    全球气候频走“极端”,今年夏季“水深火热”,由此带来一系列始料不及的影响,让人担忧,又让人反思,气候到底怎么了? 天气异常让多数北半球人始料不及,一贯凉爽的俄罗斯连续两月酷热难耐,一贯少雨的巴基斯坦竟洪水滔天。中国更是罕见地经历“水与火”的双重考验,许多地区地质灾害频发。 出于严谨,没有科学家会对目前的天气异常深层原因妄下定论。因为气候研究是一门统计科学,只有类似的炎热和洪水至

    [阅读全文]

  • 今年天气极端异常科学防灾刻不容缓

    [内容预览]

    | 2010/8/24 10:15:39
    一场强降雨使得原本干旱的黄土高坡遭遇泥石流侵袭,本应雨水充沛的西南地区却遭遇长达半年之久的干旱,极端天气正愈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全球气候到底怎么了?我们究竟能精准预测多长时间内的气象灾害?面对灾害,我们该如何防御?就有关问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极端天气愈加频繁 今年气候

    [阅读全文]

  • 首届中国-巴西气候变化与新能源研讨会23日召开

    [内容预览]

    | 2010/8/24 9:59:40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8月23日电(记者毕玉明)首届中国-巴西气候变化与新能源研讨会于23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召开。来自中国清华大学和里约联邦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巴西石油等企业的代表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围绕气候变化和能源开发展开,议题涉及生物柴油、碳捕捉与储存等。在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

    [阅读全文]

  • 水土保持法修订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内容预览]

    | 2010/8/23 14:06:01
    中新网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 张蔚然 周兆军)水土保持法修订草案23日首次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修订草案规定,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草案对水土保持规划、预防、治理、监测和监督等作出修订。中国水利部副部长周英表示,水土保持规划方面,草案规定水土流失调查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据水土流失调查结果划定并公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和

    [阅读全文]

  • 全民环境教育系列读本出版

    [内容预览]

    | 2010/8/22 15:53:57
    本报济南8月21日电(记者李禾)在今日召开的“全民环境教育系列读本”首发式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总编辑刘友宾宣布大型公益性环境教育读物——“全民环境教育系列读本”第一辑由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据悉,“全民环境教育系列读本”第一辑包括《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环境形势与政策读本》《党政干部环境保护简明知识读本》《企业环境保护简明知识读本》《农村环境保护简明知识读本》和《公民环境保护知识读本》六

    [阅读全文]

  • 中英共话低碳转型 实践推动绿色前景

    [内容预览]

    | 2010/8/20 9:44:46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将于8月20日举办中英低碳发展论坛,中英双方将借助这一平台共同探讨如何真正将低碳事业落实于行动。这也将是今年两国在低碳领域内最具权威与规模的大型活动之一。   对于全球来说,低碳发展势在必行,如何有效应对日益凸显的气候变化这一挑战可谓迫在眉睫,拖延任何行动都将造成更为高昂的治理成本。举办此次论坛旨在号召各方真正将“低碳”这一并不陌生的话题付诸于实践,中英双方资深低碳专家与政府要员济

    [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拟入会计准则

    [内容预览]

    | 2010/8/17 14:15:47
    8月初成立的国际组织——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IIRC)(由英国查尔斯王子的可持续性会计项目(A4S)与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共同宣布成立),发起改革金融危机后国际企业报告制度的倡议,将更多地聚焦于气候变化等问题对公司财务可能造成的影响。  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认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伴随而来的气候变化灾难风险,很有可能是全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尽管越来越多的公司也正在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

    [阅读全文]

  • 中外学者聚焦亚洲沙尘:沙尘影响范围及危害或被严重低估

    [内容预览]

    | 2010/8/17 10:32:19
    为期两天的“亚洲沙尘/气溶胶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8月10日在复旦大学结束。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余位科学家参加这一盛会,分享沙尘研究成果。该领域顶级学者、美国地球物理协会(AGU)前主席、得州农工大学教授Robert Duce为会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为会议共同主席。 沙尘和气溶胶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东亚沙尘向我国东部传输,与人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混

    [阅读全文]

  • 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

    [内容预览]

    | 2010/8/16 10:00:02
    宝兴县具有原始风光和浓郁藏族风情的神木垒景区。 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是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域、我国传统药用植物的重要基因库,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和谐发展?在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主导实施的“长江流域自然保护与洪水控制项目”指导下,宝兴县探索出了一套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    中国

    [阅读全文]

  • 哀悼,同舟共济的"奋进曲"

    [内容预览]

    | 2010/8/15 10:33:39
    国务院14日发布公告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8月15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8月14日新华网)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之后,全力抗灾,全力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捐款,志愿活动……灾害仍然无情地夺去了千余中华儿女的生命,全国哀悼是对逝者志哀,同时凝聚中华民族战胜灾害的力量。这是国家第三次为普通百

    [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集合预估和归因分析研究启动

    [内容预览]

    | 2010/8/11 10:19:34
    人为和自然因素对气候系统变化的影响究竟各有多大,目前的归因研究可信度如何?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系统中圈层相互作用过程是否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对全球变暖影响程度如何?在科学上这就是气候变化的预估问题和归因问题。这不仅是当前气候变化科学的前沿问题,而且也是影响气候变化外交谈判过程和走向最为基础的科学问题。  8月9日,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了解到,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

    [阅读全文]

  • 我国将增加对大气温室气体的观测能力

    [内容预览]

    | 2010/8/9 9:30:41
    新华网上海8月8日电(记者张辛欣、孟微)“我们国家下一代的气象观测卫星,将会在技术能力上较目前使用中的卫星有全面的提升,将增加对大气温室气体的观测能力。”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8日上午在世博园B区世界气象馆主题日活动上透露。  正逢世博园顺利运行100天之际,世界气象馆迎来了第3个主题活动日。本次活动的主题定为:“观云测天的眼睛”。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指出,借助气象卫星、通讯雷达以及分布在全球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