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世纪的伟大穿越:党中央关心青藏线建设纪实
[内容预览]
| 2006/7/9 19:30:13西藏当雄县藏族群众在观看火车驶过(6月17日摄)。 雪域高原铁路梦圆 一列试验列车驶经青藏铁路拉萨郊区段(2006年5月22日摄) 新华网北京7月9日电 一个世纪的伟大穿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关心青藏铁路建设纪实 新华社记者 巍巍昆仑,茫茫雪[阅读全文]
-
中意环境论坛会议直播实录
[内容预览]
| 2006/7/3 22:08:12主题:中意环境周开幕式暨共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意环境论坛 时间:2006年7月3日 地点:人民大会堂 祝光耀: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中意环境周开幕式现在开始!首先我们对参与仪式的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冷溶先生,意大利环境与领土部部长斯科尼奥先生;中国国家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尚勇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先生;北京市副市长吉林先生[阅读全文]
-
修铁路不让高原生态打“喷嚏”
[内容预览]
| 2006/7/3 22:04:27■楚玛尔河特大桥是藏羚羊迁徙的重要通道 ■在当雄一座青藏铁路桥旁边,牦牛正在悠然地吃草 ■本版摄影/本报特派记者黄亮魏彤钱冰戈 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介绍青藏铁路如何攻克环保五大难关——— 青藏铁路,从它还是构想的那一天起,就与环保联系在一起。 环保专家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环保和青藏铁路像一对孪生兄弟”。青藏铁路的决策者、设计者、建设者都细致入微地将[阅读全文]
-
我国启动"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工程
[内容预览]
| 2006/6/28 22:18:51以“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区为中心,开展牧草生长、土壤物理特性、沙漠化等动态监测和高原东部地区雨量监测的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工程,近日在青海省启动。 青海省气象局负责同志说,这项工程旨在提高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监测能力,全面掌握这一地区的环境变化动态,为治理和预防生态环境恶化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目前,青海省引进了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同时在中国气象局的支持下从2000年开[阅读全文]
-
18个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品种获安全证书
[内容预览]
| 2006/6/28 22:11:32新华网北京6月28日电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28日说,截至2005年底,通过境内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检测验证,并经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安全评价合格后,农业部已批准发放转基因大豆、油菜、棉花、玉米等18个品种的进口加工原料用安全证书,规范了转基因农产品进出口秩序。 危朝安是在此间举行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说这番话的。他说,通过实施安全评价制度,有力促进了中国农[阅读全文]
-
节电狂人莫志禄获感动中国10大策划创新人物
[内容预览]
| 2006/6/27 16:08:16第三届中国策划大会暨著名策划评选活动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被业内人士称为“节电狂人”的北京禄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莫志禄,与其他9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一起,摘取了中国策划最高奖。 由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等联合主办的此次评选,主要围绕近几年内在各领域出现的著名策划案和策划人进行评选。自去年底启动至今历时半年,经过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推荐,遴选出1300多[阅读全文]
-
全面发展:昆山发展最强音
[内容预览]
| 2006/6/27 16:01:34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特色。昆山的特色和魅力,不仅在于飞速发展的经济,还在于科学发展理念在鹿城大地结出的硕果。 5年来,昆山不仅在经济主战场实现了科学、协调和率先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也全面推进。 5年来,昆山市级财政数字连年实现“撑杆跳”,与此同时,昆山这座秉承全面发展理念的城市实现了城乡、经济[阅读全文]
-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论坛“建节约型社会”牟平倡议
[内容预览]
| 2006/6/27 9:01:376月22日-24日,“第四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论坛”在牟平举行,多位专家在研讨与交流中都聚焦农民的生产生活 牟平区等50余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循环经济和节约型发展上各显神通,给我市新农村建设带来了诸多启示 可持续发展化解农村“成长的烦恼” 水母网6月27日讯6月22日至24日,主题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第四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论坛”在我市牟平区举行。 200多名国家科技部[阅读全文]
-
非法采矿点“蚕食”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06/6/26 11:35:38新华网浙江频道6月26日电 (包秀文、吴培明)记者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时发现,许多非法采矿点严重破坏了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而其中最大的片石矿居然属于保护区管理局。 6月上旬,记者来到贺兰山下,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山下远远就听见隆隆的爆破声,满载矿石或沙石料的拖斗车不时从身边呼啸而过,破碎石料的机器轰鸣着扬起遮天蔽日的白色尘土。 记者发现,从前进沟到伊克田嘎石沟几十公里范围内,汇集着七八[阅读全文]
-
森林资产核算的重要理论
[内容预览]
| 2006/6/26 9:50:04森林资源作为陆地水土系统的主体,是环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森林资源的计价与核算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经济学家、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及众多国际组织的重视,并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岳泽军教授所著的《森林资产核算问题研究》一书,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会计核算的研究为重点,以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和效益为目的,以全面经营的森林资源为对象,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林[阅读全文]
-
[书讯]从政治学角度看待生态研究
[内容预览]
| 2006/6/25 8:37:43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全球性的生态恶化现象愈演愈烈,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匮乏、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人与自然之间所形成的严峻关系直接演变为人类社会内部的严峻关系,人类社会的和衷共济面临考验。这迫使人们不得不进行两种反思,即人如何与自然相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重新定位。[阅读全文]
-
天津农民利用秸秆制气节能又环保
[内容预览]
| 2006/6/25 8:31:406月24日,盆罐村村民用秸秆气做饭。目前正值北方夏收时节,不少地方将秸秆就地焚烧,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而天津市宁河县板桥镇盆罐村秸秆制气供应站却在加紧收购储备秸秆。 据介绍,盆罐村党支部书记满贺柏2004年带领村里技术能手,开发研制出年焚烧470多吨秸秆的高效秸秆制气设备,并建成大规模的秸秆制气供应站。这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焚烧秸秆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还使全村400多户人家不花一分钱就能利用秸秆气做[阅读全文]
-
大工程直面“绿色”考验
[内容预览]
| 2006/6/25 8:26:31水电装机容量仅次于三峡工程的溪洛渡工程,环保静态总投资达6亿元,为国内少有——— ■本报记者戴善奎王云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工程设计坝高278米、水电总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仅次于三峡工程,世人瞩目。值得关注的是,为与环境和谐发展,工程的环保静态总投资达6亿元,为国内少有。目前,已投入3.7亿元。 环保静态投资提高 在溪洛渡工程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座“迷宫”:洞穴多达380余个,串联于56公里[阅读全文]
-
“垃圾围城”威胁沈阳城 生活垃圾可年发电亿度
[内容预览]
| 2006/6/25 8:24:11晨报讯(记者 张毅)沈阳市760万人口倾倒的垃圾,如果进行堆肥等方式处理,每年可发电13500万度,足够5万个家庭用电! 昨日,首届清洁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国际会议在沈阳召开。在众多国内外专家论证下,沈阳有望建设一处新型垃圾处理厂。 “垃圾围城”威胁沈阳城市发展 辽宁省环保局的统计表明,2005年以来,沈阳760万人口每天的生活垃圾达到了4500吨,主要的处理方式是以填埋为主,大型的掩[阅读全文]
-
农药残留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内容预览]
| 2006/6/22 14:26:31困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采用生物技术,首次在世界上成功研制出有机磷农药降解酶制剂。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能有效降解有机磷农药,去除农产品的农药残留。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雷茂良日前在北京宣布了这一国家“863”计划项目的最新进展。 据介绍,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商品化生产的有机磷降解酶制剂。环境生态学专家金鉴[阅读全文]
-
促进环境优化经济增长
[内容预览]
| 2006/6/22 10:45:36本报讯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近日参加河南省第六次环保大会时要求,要以创新的思路、务实的态度不断践行和丰富科学发展观,促进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 吴晓青说,河南省境内淮河、海河等都是我国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是当前全省环保工作重中之重,绝不能掉以轻心。 吴晓青要求,要将环境管理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坚持走新型工业[阅读全文]
-
生态市走出科学发展新路
[内容预览]
| 2006/6/22 10:42:29本报讯 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近日分别到获得首批“国家生态市”称号的张家港、常熟、江阴和昆山4市进行调研,重点了解沿江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情况。他强调,4市以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实践,走出了一条建设生态环境的科学发展新路子,他们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抓,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发展,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很好总结和推广。 李源潮说[阅读全文]
-
中外学者共同探讨“城市空间与人”
[内容预览]
| 2006/6/21 8:46:51新报讯【记者邢珊】近年来,天津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的崛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记者昨日从市委外宣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天津历史文化界、新闻界、城建系统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联合举办的“城市空间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6月25日至30日在本市隆重召开。 此次学术研讨会上将有近40位中外学者提交论文并作演讲,共同汇成综合学科之研究优势。据了解,中外学者提交的论文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了城市学[阅读全文]
-
坚持生态优先 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防线
[内容预览]
| 2006/6/20 15:58:19坚持生态优先,是由内蒙古区情决定的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东西长2400多公里,南北宽1700多公里,国境线长4200公里,总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疆土的八分之一,是沙尘暴袭击我国的主要路径和沙尘源区之一。 内蒙[阅读全文]
-
城市土地启动“空间管制”
[内容预览]
| 2006/6/20 11:50:57针对无锡市域范围,市有关部门最近拿出了空间管制规划。 在这些不同用途的控制、保护区,都有了严格的“禁令”。有关人士说,这些“管制令”是结合城市规划确定的,违者将受到严处。 城市建设:重点建交通市政等工程全市建设开发区面积约764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597平方公里。管制规划要求,近期城市建设用地严格限制在建设开发区内,规模按510平方公里控制,重点加强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公益性公[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