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藏铁路筑就生态环保工程
[内容预览]
| 2004/9/24 7:13:29■用新技术保护高原植被 ■为野生动物搭建“过街天桥” ■环保投资达21亿元,占工程总投资8% 本报西宁9月23日电 记者刘鑫焱报道:在西藏自治区当雄县的桑曲河畔,有一块面积约4.5万平方米的人造湿地,已与藏北羌塘草原上的古露湿地连成一片。这里原是不长草的河滩,是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引来水,再将铁路建设用地上的牧草连根挖出,一块块移植到这里,才营造出湿地环境。“建成一条生态环[阅读全文]
-
400外来物种入侵中国 旅游成为传播助力(图)
[内容预览]
| 2004/9/24 7:06:06入侵我国的三裂叶豚草,会导致有害健康的“枯草热症”。 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至少有400多种。专家提醒,旅游的发展正在为外来物种入侵创造条件。 “外来入侵物种包括植物、昆虫以及其他动物等。据初步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至少有400多种,其中,北京外来入侵植物约有91种,分属于25科,70%为杂草。这些外来入侵植物中,由国外入侵的就有66种。”万教授说。 他告诉记者,生物入侵指的是生[阅读全文]
-
西藏商报:纳木错不宜过度开发
[内容预览]
| 2004/9/23 17:02:08纳木错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西藏三大圣湖之首,近年来随着旅游宣传力度的加大,旅游人数明显增加,已经成为拉萨的一条知名旅游黄金线路。不少商家也看好纳木错旅游品牌带来的商机,欲开发环湖游艇、旅游餐厅等项目。中国文物研究所副所长荣大为及拉萨市旅游局、文物局的领导近日对纳木错景区及康玛寺旅游生态环境进行考察后,从文物保护、旅游行政管理、中外游客、当地农牧民群众的角度分析认为:纳木错不[阅读全文]
-
环保教育创新 中国高校设“环境公共政策”课程
[内容预览]
| 2004/9/23 16:55:29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记者潘旭临)北京绿色家园召集人、著名环境记者汪永晨、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浩明、美国律师协会中美环境法制项目负责人莫慧兰女士,日前一同出现在北京师范大学一节普通的“环境公共政策”环境课上。他们围绕“民间环保团体的作用”主题做了精彩演讲,受到在场大学生们的热情欢迎。这是北师大首次引进“环境公共政策”课程。 为推动高等学校环境课程的开发,奖励环境课程的创新,北[阅读全文]
-
保护母亲河绿色工程生态和社会效益已初步显现
[内容预览]
| 2004/9/23 10:13:24新华社23日消息:由团中央和中国国家林业局共同资助实施的全国保护母亲河绿色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初步显现。 保护母亲河行动是一项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宗旨的社会公益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要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文明意识、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在长江、黄河等江河湖泊流域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防治污染。 实施这项工程的目的在于帮助中西部自然环境较差、森林覆盖率低的地区植树造林,恢复植被。[阅读全文]
-
报废家电不得以捐赠方式处理
[内容预览]
| 2004/9/23 10:11:53电子垃圾管理条例初稿公布 本报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在其网站(www.ndrc.gov.cn)上公布了《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为10月底。 国家发改委将负责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科技部、财政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监督管[阅读全文]
-
浙江台州污染调查:鱼米之乡缘何成癌症多发村
[内容预览]
| 2004/9/22 16:25:01本报记者 陈 璐 吕菽菲 9月17日,凌晨5点。 台风临境,临江而居的台州市椒江区狂风暴雨。记者来到了紧挨着江堤的椒江工业园区。刚一进入工业园区,记者就闻到了一股说不清楚的怪味,酸酸的、辣辣的。当走近堤边的排污口时,恶臭更是扑鼻而来萌耸翟谀岩宰ぷ恪?/p> 同行的司机告诉记者:“现在正在下雨,臭味被雨水冲淡了很多,晴天更臭。不过,我们都习惯了。”堤外的排污口,黑黑的污水混合着雨水不[阅读全文]
-
城市光污染不可忽视的环境“新杀手”
[内容预览]
| 2004/9/22 11:06:52今日首页记者 黄勇 “今后在南京长大的小学生,也许根本都无法想像天空原来有那么多的星星。”本报日前报道的“紫金山天文台受光污染影响将部分搬迁”的报道,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共鸣。有些读者表示,南京的夜晚除了城市上空“少”了星辰之外,刺眼的灯光还让驾车的司机炫目,如同白昼的黑夜更会使他们难以入睡。被人们忽视的又一环境新“杀手”——光污染,正成为南京美阕撼鞘小⒄故境鞘行蜗蟆⒋俳钡鼐梅⒄故辈坏貌幻娑缘[阅读全文]
-
“西海岸快被毁掉了!” 是谁疯狂蚕食防护林?
[内容预览]
| 2004/9/22 11:03:17发自海口市西秀镇新海村的一封举报信,引起了国家林业局的高度重视,日前,国家林业局派专人到西海岸毁林挖沙现场调查。经测量,仅南港码头附近就有至少500亩林木被挖沙者砍光。村民向记者反映,从新海村向西到荣山寮村的海防林大部分被挖沙者蚕食。挖沙毁林现象为何难以制止,被誉为“海岸卫士”的海防林将如何保护利用? 一座座像坟堆一样光秃秃的沙丘,一个接一个密布的大小不一的水坑,以昂0断呱?!--NEWSZW_[阅读全文]
-
温家宝批示保护澄江化石群
[内容预览]
| 2004/9/22 11:01:58“新华视点”记者秦晴 据新华社昆明9月21日电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云南澄江县帽天山地质公园遭遇破坏一事,经新华社“新华视点”专栏报道后,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9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三个保护”的批示“保护澄江化石群,保护世界化石宝库,保护这个极具科学价值的自然遗产。” 澄江县帽天山极具保护价值的古生物化石群和丰富的磷矿资源,一直是这个县保护与开发的热点与难点,由于监管不力,近年来帽天[阅读全文]
-
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04/9/21 11:22:04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环保部门获悉,位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草原上的阿鲁科尔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最近通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进入中国国家自然保护区行列。 据介绍,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以来,鸟类总数已由1998年的不足100种,增加到现在的151种。它是以保护北科尔沁沙地的草原、林地、河流、湖泊和沼泽性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及珍稀鸟类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373平方公里,其中[阅读全文]
-
我国对京杭运河的保护大升级
[内容预览]
| 2004/9/20 17:01:43新华社济南9月20日专电(记者邓卫华)从苏州运河改造“三易其道”到运河沿线产业结构的调整,从杭州为运河开辟“第二通道”到运河沿线城市联合申遗,我国对京杭运河的保护不断升级,这条一度萎缩的水上动脉正重现勃勃生机。 京杭运河畔的苏州,是蜚声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几年前的大运河整治中,苏州市运河规划线上有寒山寺、宝带桥和盘门三景之一的吴门桥等著名文物景观近20处需要拆迁甚至毁[阅读全文]
-
破解珠峰变矮之谜:冰雪密实是罪魁祸首?
[内容预览]
| 2004/9/20 10:20:34最近我国科学家发现,令人敬畏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居然在过去的33年中持续下降,这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 30余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等科学家利用天文、重力、激光测距、GPS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珠峰的高程值进行了先后5次越来越精确的测量。1992年,科学家所测得的珠峰雪面高程的最终计算值是8849.04米,而1999年第五次观测的结果则下降为8848.45米。这表明了珠峰“变矮”了。 板块运动[阅读全文]
-
江西对358家矿山企业亮生态环保“红黄牌”
[内容预览]
| 2004/9/20 10:18:43新华网南昌9月19日电(记者吴华国)日前江西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矿山开采危及周边生态环境问题,组织各级环保、国土及安监部门对省内矿山企业进行了一次矿山生态环境专项执法检查,对检查出的358家违规、违法矿山企业亮出了“红牌”和“黄牌”。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阅读全文]
-
石家庄:垃圾发电变废为宝 再利用率高达95%
[内容预览]
| 2004/9/18 10:30:03新华网石家庄9月18日电(记者杨守勇)记者从河北省环保局获悉,石家庄市其力垃圾发电厂近日举行奠基仪式,这是河北省首家建设的生活垃圾发电厂,将为石家庄市的垃圾处理带来新的变化。 据介绍,石家庄其力垃圾发电厂项目是国家环保总局的“北方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工程”。垃圾发电厂占地112亩,总 投资1.4亿元,项[阅读全文]
-
中国发展经济面临的资源问题 未来资源将来自何处?
[内容预览]
| 2004/9/17 10:59:23【编者按】中国对能源及资源的需求正挑战着全球和区域供给,它同时提出要求,为保障未来需求探寻新的方法。这种要求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它会增加或减少到什么程度?中国在供应过程中的压力点是什么?应如何应对?为削减“温室效应”并保障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怎么做?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将如何影响产业发展? 【记者彭锦琼北京报道】有关资源特别是能源问题在近些年成为国内外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在2004中国企业高峰会[阅读全文]
-
中国宣布:已冻结4种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消费
[内容预览]
| 2004/9/17 7:53:46中广网西安9月16日消息(记者黄立新)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今天在西安宣布,中国目前已实现了《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冻结生产和消费4种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目标。 汪纪戎在第二届中国“保护臭氧层贡献奖”颁奖仪式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继成功控制了消耗臭氧层物质增长势头后,又实现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消费的实质性削减。到2003年年底,中国氯氟碳化合物生产量比1997年下降了40%,消费量下降了5[阅读全文]
-
专家呼吁:关注空气健康
[内容预览]
| 2004/9/16 8:49:27本报讯为了促进我国空气健康学术领域的发展,增强空气健康领域科研人员与生产厂家的交流与融合,由中国科协工程联合会室内环境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与中美双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全国空气健康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大学举行,30多名有关专家参加了研讨会。《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空气污染已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炎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我国每年大约有100万人因室[阅读全文]
-
新疆公路建设多投500万元为野骆驼让道
[内容预览]
| 2004/9/15 23:04:01新华网乌鲁木齐9月15日电(记者贺占军)为了使罗布泊北部珍稀动物野骆驼的生存环境免受公路建设干扰,正在修建的新疆哈密-罗布泊公路将改道绕行。改线后,自治区交通厅对该路的投资将增加500多万元,公路里程也将新增十多公里。 横贯罗布泊的哈密-罗布泊公路中最初设计的路段正好经过当地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内的一处饮水泉,并且这条道路的部分路段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交错或临近。 自治区环[阅读全文]
-
发展能源合作社 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内容预览]
| 2004/9/15 14:37:18任何一个企业或家庭,对于能源的需求都是多样的,需要电力、采暖热力、空调制冷、生活热水、炊事燃气等。这些需求在传统工业社会中是通过明确的社会分工,由各个专业企业分别加以解决;但是分别解决方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能源利用效率低、设备使用效率低,从而带来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大及环境污染的加剧等。因此,世界各国的能源环境专家普遍认为:应将需求供应整合优化,实现能源的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就近供能,减少中间环节损耗,这[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