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全国预计年均减少土壤流失8亿吨
[内容预览]
| 2015/10/18 17:26:27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原则同意《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蓝图和重要依据,是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的行动指南。《规划》明确,用1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实现全面预防保护,林[阅读全文]
-
赵国屏院士:生命科学发展必然使生物产业革新
[内容预览]
| 2015/10/18 17:22:52生命科学的发展必然带来生物产业的革新。在我国经济走向新常态的关键时刻,生命科学也迎来了研究范式的转型和研发平台的创新。在这样的历史关头,认识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的发展趋势,因势利导,调整未来的战略和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会聚”范式推动对生物复杂系统和生命复杂过程运动规律的研究从“定性观察描述”发展为“定量检测解析”乃至向“预测编程”和“调控再造”的跃升,由此带来生命科学研究的革命。随着各[阅读全文]
-
打好“三大战役” 实现经济与环境共赢
[内容预览]
| 2015/10/17 18:50:52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上所作的《高举生态文明旗帜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报告会上表示。“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十二五”以来提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形成了改革和政策组合拳,以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为龙头,形成[阅读全文]
-
中科院古脊椎所发现已知最早现代人牙齿化石
[内容预览]
| 2015/10/16 19:35:17图1 道县福岩洞外景及发现的47枚人类牙齿化石(刘武供图)图2 道县福岩洞地理位置及洞内景象(刘武供图) 10月15日,《自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吴秀杰等在湖南省道县发现47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的研究论文,表明8万~12万年前,现代人在该地区已经出现,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对于深入探讨现代人在东亚大陆的出现和扩散具有非常的重要意[阅读全文]
-
绿色人居: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核心动力
[内容预览]
| 2015/10/16 18:21:302015年10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人民政府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举行,“人居共建”的创新模式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同和关注。 住建部、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国人居署领导、人居环境领域知名的专家[阅读全文]
-
潘岳:环保部将通过强化环评制度
[内容预览]
| 2015/10/16 17:48:05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蒋琪)由环境保护部和香港环境保护署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研讨会——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融合”今日在京举行,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表示,环保部将通过强化环评制度,特别是以规划环评制度为引领,全面推进和完善环境保护各项制度。潘岳说,尽管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近年来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环保管理较为粗放、污染物排放总量过大、超标排放或违法排放等问题。一是充分发挥规划[阅读全文]
-
环保部晒“十二五”成绩单:拒批151项目环评
[内容预览]
| 2015/10/15 17:05:55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李彪 10月14日,环保部公开了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上所作的《高举生态文明旗帜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报告。 陈吉宁说:“‘十二五’时期,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把党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转化成生态环境保护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以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为重点,坚决向污染宣战,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阅读全文]
-
长江、黄河中上游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超万亿
[内容预览]
| 2015/10/14 18:04:48退耕还林是我国实施自然生态系统修复的标志性工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 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元年。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国务院批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以此为标志,我国退耕还林事业进入了巩固已有退耕还林成果和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并重的新阶段。 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重要历史节点,为了向人民报好生态建设账,[阅读全文]
-
科学数据大会:唤醒“沉睡”的科学大数据
[内容预览]
| 2015/10/14 17:33:13本报记者 彭科峰大数据时代,正在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态势到来。近日,国务院印发并对外公布《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这意味着国家层面对于大数据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同时,大数据相关产业也必然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期。作为大数据的一个分支,科学大数据无疑有着独特性。来自科研领域的大数据如何走向社会化?科学家累积的数据能否成为产品?如何加速科学大数据的转化?在日前举办的201[阅读全文]
-
中国学者雷光春当选湿地公约科技委专家
[内容预览]
| 2015/10/13 15:58:08本报讯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雷光春被任命为《湿地公约》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专家,成为该组织中全球仅有的6名科学专家之一。《湿地公约》是当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多边环境公约之一,现有169个缔约国。该科学技术委员会由全球湿地科学技术领域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经缔约国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分为技术专家与科学专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服务于湿地公约全球履约过程中的专业科技咨询,包括修改与更新行动纲领、提交技术报告等。[阅读全文]
-
环保部报告:环保加压经济有短痛 新增长点确立
[内容预览]
| 2015/10/11 0:41:28环保力度的加大会拖累经济发展吗?中国环保部通过一次调研给出了答案。 2015年9月9日,环保部在北京召开的一次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媒体座谈会上称,通过对浙江、唐山、淄博、太原等省市的调研,认为环境保护在短期和小范围内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 今年上半年,在环保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引发热议时,环保部专门就环保和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组织了一场调研,调研地方涉及浙江、唐山、淄博等省市。[阅读全文]
-
《规划》:促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
[内容预览]
| 2015/10/11 0:24:25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发[2015]6号)精神,加快推进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与经[阅读全文]
-
辉煌“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攻坚克难成效明显
[内容预览]
| 2015/10/10 23:40:4710月9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北京市委在北京举办“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第二场报告,邀请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围绕“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成就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10月9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左)在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人民网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张璁)1[阅读全文]
-
林业标准化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内容预览]
| 2015/10/8 20:57:01科技日报讯 (胡利娟)9月23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彭有冬在全国林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标准化工作不仅是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林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还是实现林业产业提质增效、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有力举措。 作为贯穿于林业发展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林业标准化是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标准化工作不断深入,有力地支撑了现代林业建设和发展,为推进林业[阅读全文]
-
中国启动生态改革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
[内容预览]
| 2015/10/2 17:40:28参考消息网10月2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正在启动内容丰富的生态改革措施,希望建设政府口中的“生态文明”。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9月30日报道,改革措施将应对中国面临的许多重大环境问题。相关政策建议包括保护自然资源资产产权、 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在制度层面加强对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建立绿色融资系统和健全环境补偿机制。报道称,中央及国务院12个部门参与起草了改革文件。鉴于改革牵扯太多利益,与改革不存在直接利害[阅读全文]
-
土壤是一个生命体:加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合作
[内容预览]
| 2015/9/29 19:46:13由中国生态修复网、中山大学、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市环境技术中心联合主办的2015重金属污染治理峰会日前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举行。 据了解,2015重金属污染治理峰会是研究和探讨重金属污染防治前沿理论、科学修复和发展趋势,并为重金属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技术、咨询服务的环保高峰论坛。峰会围绕“聚焦重金属防治适应新常态发展[阅读全文]
-
环保部副部长:推进生态建设 共建绿色丝路
[内容预览]
| 2015/9/29 19:06:03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今日在西安出席2015年欧亚经济论坛并在生态与环保合作分会上讲话。 在生态与环保合作分会上,李干杰简要介绍了国内环保工作和“一带一路”环保合作进展。他指出,中国政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为共同推动欧亚区域生态与环保合作,李干杰提出3点建议:一是加强环保政策沟通,促进[阅读全文]
-
2015欧亚经济论坛——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分论坛举行
[内容预览]
| 2015/9/25 20:09:17光明网讯(记者项锋)2015欧亚经济论坛——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分论坛于9月24日——25日在古都陕西西安市隆重举行。陕西省副省长冯新柱、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哈萨克斯坦原总理捷列先科、泰国外交部原副部长索拉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会长魏传忠、西安市副市长卢凯、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可持续发展办公室协调员克莱顿•坎帕赫拉、意大利驻华参赞[阅读全文]
-
科技部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内容预览]
| 2015/9/25 19:46:21科技部关于2014年度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名单和2014年度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验收名单的通知 国科发社〔2015〕309号 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青海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委): 你[阅读全文]
-
中国倡议欧亚合作建设环保信息共享平台
[内容预览]
| 2015/9/25 0:40:33中新社西安9月24日电 (记者 董冠洋)2015欧亚经济论坛24日在西安开幕。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当天在生态与环保合作分会上建议,欧亚各国合作建设环保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区域环境管理水平和区域环保合作效率。 欧亚经济论坛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为主体,面向欧亚国家和地区。今年在论坛框架下首次举行环保合作分会,分会由中国环境保护部主办,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承办。 “环保合作是上[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