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环境生态保护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绿色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内容预览]

    | 2015/6/8 18:51:59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罗宇凡、刘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的《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2014年,中国政府以治理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努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利,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白皮书指出,2014年,国家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强化了政府和企业的环保责任,明确了公民的环境权利和环保义务,规定了查封扣押、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按日计罚、限产停产、

    [阅读全文]

  • 我国生态状况仍不容乐观

    [内容预览]

    | 2015/6/5 17:45:13
    制图:张芳曼人民网北京6月3日电 (记者顾仲阳)国务院新闻办3日举行吹风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杨春平,国土资源部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助理张晓玲,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焕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学军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杨春平介绍,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

    [阅读全文]

  • 科技部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4年度报告》

    [内容预览]

    | 2015/6/5 17:38:20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记者余晓洁 程卓)在第44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科技部对外发布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4年度报告》。  这是科技部第三次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除使用国际开源卫星遥感数据以外,这份报告更多利用中国本国气象卫星、环境卫星、资源卫星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连续观测。  4日发布的2014年度报告用卫星“数说”全球生态。  聚焦全球热点 获取生态“底账”  科技部遥感中心

    [阅读全文]

  • 三江源完成生态资产评估核算

    [内容预览]

    | 2015/6/5 17:36:30
    三江源完成生态资产评估核算 每年产生4706亿元生态价值  记者5日从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获悉,针对三江源地区生态资产的价值核算、评估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评估报告显示该区域生态资源存量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每年产生4706亿元生态价值。  2014年1月起,中国工程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青海省环境保护厅等单位通过实地调研、查阅文献资料、遥感与地面监测,对三江源地区生态资产展开全面评估核

    [阅读全文]

  • 中欧联合发布空间科学卫星计划 “微笑”看地球

    [内容预览]

    | 2015/6/4 17:30:15
    北京时间6月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与欧洲空间局联合公布了新遴选出的中欧联合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SMILE),是继2003年双星计划之后,中欧又一大型联合空间科学探测项目,也是双方科学家开展深度国际合作新的里程碑。本报记者 倪思洁“1、2、3,茄子!”地球微微一笑,留下“倩影”。这不是梦话。北京时间6月4日下午,一项英文简称为“微笑”(SMILE)的卫星任务由

    [阅读全文]

  • 三农生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农业发展注入“碳能量”

    [内容预览]

    | 2015/6/4 0:59:59
    文·本报记者 李 禾  将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后,以高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几倍的浓度,释放在密闭的人造气候小区域中,利用相关科学技术,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从而极大提高农林作物的产量。这是一种将多余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以粮食或其他干物质的形式储存在地球表面的一种碳储存方法。  这符合自然界中碳循环原理。将使用化石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通过植物转化为有用的食品和用品

    [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或影响过半数海域生物多样性

    [内容预览]

    | 2015/6/4 0:36:38
    新华网伦敦6月1日电(记者张家伟)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网络版1日发表的预测报告说,如果全球变暖持续加剧,到本世纪末全球50%至70%海域的生态系统可能遭受重大影响,生物多样性会发生巨大变化。  此前就有研究指出,持续的全球升温会给海洋生态带来很大影响,一些海洋生物种类会逐渐灭绝,同时有的海域又会因环境改变出现“陌生”物种。  为了更好地进行预测,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专家用数学模型模拟了至本世纪

    [阅读全文]

  • 中美决定促进清洁能源科技合作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内容预览]

    | 2015/6/4 0:30:38
    科技日报华盛顿6月1日电 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CERC)指导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今天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本次会议旨在落实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达成的《中美两国元首北京会晤主要共识和成果》和《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进一步促进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科技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与美国能源部部长莫尼兹共同主持了今天的会议,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史玉波出席并发表讲

    [阅读全文]

  • 环保部:善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推动社会共治 促进环境法治

    [内容预览]

    | 2015/6/2 23:24:09
    人民网北京6月1日电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新媒体的风起云涌,对环境保护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环保部门要善用互联网、新媒体,推动环境保护社会共治,促进环境法治,积极开展舆论引导,推动理性、建设性的公众参与。这是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今日召开的首届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上提出的要求。潘岳说,互联网和新媒体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推动力量,这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互联网日益成

    [阅读全文]

  • 今年不会出现“史上最强”厄尔尼诺

    [内容预览]

    | 2015/5/31 0:30:53
    本报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刘毅)针对“史上最强厄尔尼诺正在形成”的说法,中国气象局29日回应说,去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预计将持续至秋季,达到中等以上强度,比历史上最强的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不会出现史上最强厄尔尼诺事件。但厄尔尼诺事件对天气气候会产生明显影响。中国气象局有关专家介绍,受厄尔尼诺事件持续发展影响,预计我国夏季长江中游到江南西部、松花江流域汛情较重;西南地

    [阅读全文]

  • 中国将主要采取10项措施加强野生动物保护

    [内容预览]

    | 2015/5/31 0:29:34
    本报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顾仲阳、杜海涛)29日上午,中国国家林业局和海关总署在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联合举行了“中国执法查没象牙销毁活动”。在专业粉碎机的强力粉碎下,2014年以来执法机关查没并结案的非法象牙及其制品被销毁变成碎末。中国政府2014年1月在广东省东莞市首次公开销毁执法查没象牙之后,再次公开销毁一批,彰显了打击象牙走私等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坚定立场和坚决态度。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

    [阅读全文]

  • 西部高铁与野生动物保护:同生共荣不是梦

    [内容预览]

    | 2015/5/25 22:48:48
    本报记者 张行勇 彭科峰5月,站在秦岭深处的黑虎垭山顶,抬眼望去,连绵起伏的群山一望无际,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葱翠欲滴,寂寥宁静,但山涧河谷中不时传来大型机械开掘隧道和架设大型桥梁的施工轰鸣声,惊扰得不知名的鸟振翅惊飞。这里是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野生动物和森林的核心地域,而如今,从西安到成都的高铁将从这里贯穿而过,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朱鹮等珍稀动物未来的命运将会怎样?中国高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否

    [阅读全文]

  • 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O2O环保服务 邦邦站亮相上海

    [内容预览]

    | 2015/5/25 5:53:05
         新华网上海5月23日电 (鞠景鑫) 通常谈到“收废品”,即联想到一些拾荒者翻捡垃圾,骑着满载废品的三轮车穿越街头的景象。然而,废品回收,可以当作一项精品服务来提供,可以当作一份时尚工作来从事,这是从未遇过的境界。近日,上海浦东陆家嘴社区一个小区里的场景,让人眼前一亮。     只见一位着装整洁,工作服上镶有“

    [阅读全文]

  • 环保部部长:努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迈上新台阶

    [内容预览]

    | 2015/5/23 17:33:34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余晓洁 陈瑶)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22日在201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大会上说,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引,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更好地发挥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的协同效应,努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生物多样性是宝贵的自然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实现永续发

    [阅读全文]

  • 美丽中国更绚烂——写在201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内容预览]

    | 2015/5/22 19:19:42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15年的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此,环境保护部联合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藏原羚、藏野驴在三江源地区活动。 新华社记者 吴刚摄  中国在行动  2010年10月,在日本爱知县名古屋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0次缔约国大会表决通过了《爱知目标》,要求各国在2020年前制定5个领域的20个执行目标,以提高生物多样性。

    [阅读全文]

  • 一场愈发艰巨的POPs围剿战

    [内容预览]

    | 2015/5/20 3:49:01
    每年的5月17日,都有一批环境科学工作者为了一个议题从国内外聚到一起。这一天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常;而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他们关注的焦点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这是一类持久存在于环境中、能通过食物链累积,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今年大会的主题是“更新国家实施计划,推动POPs国际履约进程”。去年3月底,《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修正案对我

    [阅读全文]

  • 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扫描

    [内容预览]

    | 2015/5/18 17:43:01
    ▲5月16日,安徽合肥,一名小朋友在中国科技大学科技活动周上用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中科大供图▲5月16日,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耐心地给孩子们作能源科普讲解。朱汉斌摄■本报记者 郑金武 黄辛 冯丽妃5月16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启动式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指出:今年的活动以“创新创业、科技惠民”为主题,契合时代大潮,很有意义。科技发展和普及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

    [阅读全文]

  • 夯实环保“主阵地”

    [内容预览]

    | 2015/5/17 19:10:12
    李干杰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人民追求宜居生活、追寻美好梦想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重要贡献。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基本措施。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研判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进展与挑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

    [阅读全文]

  • “城市GEP” 能否为GDP勒上生态指数缰绳

    [内容预览]

    | 2015/5/17 19:07:40
    盐田一角。  谢宗妮摄  资料图片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简单地说,就是给青山绿水“标价”,告诉人们,自然资源给我们人类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究竟值多少钱。  何为“城市GEP”?这是深圳市盐田区的创造。它在GEP单纯核算自然生态系统价值的基础上,增加了“人居环境生态系统价值”这一维度,以体现城市中人的努力对人居环境改善所产生的效益。  20

    [阅读全文]

  • 中国将与印度在气候变化等方面展开合作

    [内容预览]

    | 2015/5/17 0:12:51
    中新网5月15日电 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中印海洋领域合作文件15日签署,双方将开展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气相互作用、气候波动与变化、海洋生物化学研究和生态系统、地质和地球物理方面的合作。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印度总理莫迪的见证下,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与印度驻华大使康特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和印度共和国地球科学部关于加强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气候变化、极地科学与冰冻圈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阅读全文]

9379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