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完成生态资产评估核算
三江源完成生态资产评估核算 每年产生4706亿元生态价值
记者5日从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获悉,针对三江源地区生态资产的价值核算、评估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评估报告显示该区域生态资源存量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每年产生4706亿元生态价值。
2014年1月起,中国工程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青海省环境保护厅等单位通过实地调研、查阅文献资料、遥感与地面监测,对三江源地区生态资产展开全面评估核算。
核算结果显示,三江源地区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储藏分别为70.9亿立方米、194.5亿立方米和2.03万亿立方米;土壤碳储量3413百万吨、钾储量4983百万吨;共有野生植物2238种、兽类85种、鸟类237种。
科研人员将三江源地区水、动植物、土壤等资源对全国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折算、评估发现,该地区每年的生态资产总值约为4706亿元,其中三江源水资源贡献总值1099亿元,对明星物种、珍稀物种的保育服务总值518.7亿元。
为保护三江源生态,该地区自2005年起对畜牧业发展、工业发展、水电开发、矿产资源开发予以限制。评估显示三江源地区每年因此放弃包括工业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在内的约370亿元经济收入。
据了解,此次评估核算工作共涉及面积39.5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4.7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张林波介绍,此次评估工作对于建立健全国家生态资产评估体系、划定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等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记者李亚光)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