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孟加拉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内容预览]

    | 2007/12/10 9:03:17
    新华网达卡12月9日电 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基础薄弱。2007年,孟加拉国遭遇了两次洪灾和一次几十年罕见的强热带风暴,致使该国经济遭到重创,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孟加拉国位于南亚次大陆,南濒临孟加拉湾,14.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85%为冲积平原,海岸线长550公里。特殊的地理特点和防灾抗灾能力差,加之相应的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孟加拉国极易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特别是在今年,自然灾害

    [阅读全文]

  • 干旱也会加剧温室气体排放

    [内容预览]

    | 2007/12/10 8:11:13
    本报讯(记者  滕继濮)  干旱不仅仅只会“烘烤”干涸皴裂的土地,近期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干旱还会加剧日益严重的二氧化碳危机。主持该项研究的荷兰威治奈姆大学专家沃特·彼得斯指出,通常人们都认为温室效应会引起极端气候,相反,极端气候也是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增加的重要原因。该项科研成果刊登在英国《科学生活》网站上。   从汽车燃料到工厂耗能,每年仅在北美地区,人类活动就以二氧化碳的

    [阅读全文]

  • 32国贸易官员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非正式对话

    [内容预览]

    | 2007/12/9 22:49:20
    新华网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2月9日电(记者张小军高寒青)32个国家的高级贸易官员8日到9日在此间就气候变化问题展开非正式对话,各方就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  印度尼西亚贸易部长冯慧兰9日在闭幕发言中说,这是各国的高级贸易官员们第一次开会讨论气候变化问题。   与会代表的发言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贸易和气候变化所面临的课题;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中的机制和政策;贸易和气候变化的共同目标

    [阅读全文]

  • 350名环保人士组成“气候急救”字样呼唤环保

    [内容预览]

    | 2007/12/9 22:02:35
     12月8日,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名环保人士组成“气候急救”的字样,向日前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传达他们要求保护环境的信息。(新华社/法新)

    [阅读全文]

  • 绿色产品贸易引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官员分歧

    [内容预览]

    | 2007/12/9 22:01:44
    数十个国家的贸易官员12月9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继续就气候变化与贸易问题进行对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如何开展绿色产品贸易问题产生分歧。 美国和欧盟在会上提出要削减与风能、太阳能等清洁技术有关的绿色产品的关税。对此,巴西外交部长塞尔索·阿莫林说,贸易官员在此开会是为了使发展、贸易和应对气候变化三者相互支持,抓住关税问题不放会延缓预定的有关进程。巴基斯坦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阿里·巴兹则强调

    [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大会:中国代表盘点各方立场

    [内容预览]

    | 2007/12/9 22:00:38
    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司长苏伟12月8日下午举行记者会,对本次大会各方的立场进行了盘点,并批评了部分西方媒体曲解《京都议定书 》(简称议定书)的行为。 苏伟表示,议定书规定了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对此欧盟并不否认,而个别发达国家的态度出现倒退,它们希望改写议定书内容或重新开始减排问题的谈判。广大发展中国家则认为,议定书较好地反

    [阅读全文]

  • NGO云集巴厘岛:我们要让政府诚实

    [内容预览]

    | 2007/12/9 8:36:51
    如果没有NGO,巴厘岛会议会怎样?  “这就像是没有交警的高速公路,或者没有裁判的足球比赛。”Avaaz.org组织的本·维克勒说。  维克勒说,NGO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NGO的出现给这些无聊的官僚会议增添了色彩,给谈判桌上带来更多激情和能量。 他们并不畏惧这种场合的庄严,更不担心自己是否批判性太强。”  “我们在这里就是为了让政府变得诚实,”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

    [阅读全文]

  • 解振华带队亮相巴厘岛 再次站到中国环保最前线

    [内容预览]

    | 2007/12/9 8:35:18
    解振华亮相  早报环境事务记者 周晶璐 发自巴厘岛  昨天晚上7点20分,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抵达巴厘岛。在接下来的一周内,这位中国环保先驱将代表中国在世界迎战气候变化的舞台上亮相并接受挑战。  陪同解振华抵达的一共四人,其中两人来自国家发改委外事司,另有一名秘书和一名翻译。前往机场迎接的是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司长苏伟和国家发改委气候办项目官员高

    [阅读全文]

  • 新气候制度框架的四大悬念

    [内容预览]

    | 2007/12/9 8:27:24
    编者按:“后京都”时代的气候制度框架何去何从,能否对全球变暖作出有效努力,将取决于以下四个悬念的解决:  12月4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与会者在席间交谈。当天,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入第二天。大会准许与会者从今天开始不用穿正装出席会议,以便节能环保。新华社记者段卓力摄  悬念之一:谈判2009年能否完成?  《京都议定书》从批准(1997年)到生效(2005年)共耗时8年

    [阅读全文]

  • 各个利益集团在“后京都时代”的博弈

    [内容预览]

    | 2007/12/9 8:21:28
    12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开幕式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沃·德博埃尔发言。当天,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这里开幕。本次大会将于14日闭幕,其间将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十三次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等一系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会议。这些会议将着重讨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

    [阅读全文]

  • 国际传媒专家聚会法国探讨可持续发展问题

    [内容预览]

    | 2007/12/8 16:35:58
    新华网法国库尔舍瓦勒12月7日电(记者卢苏燕)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名媒体、政界、社会和企业代表以及环境问题专家7日和8日在位于法国东南部的库尔舍瓦勒举行会议,探讨面对空气污染、气候变暖、化石能源终将枯竭等问题,国际传媒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向全世界真实、准确地传递环境信息,并动员公众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这是自今年1月成功举办第一届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后,国际传媒又一次围

    [阅读全文]

  • “北极熊”的抗议:环保人士扮北极熊呼吁保护环境

    [内容预览]

    | 2007/12/8 16:23:16
          人民网·天津视窗12月8日电:12月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国际会议中心前,一名环保人士装扮成北极熊呼吁保护生态环境。北极熊胸前的标语写着“我失去了家园”等字样。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厘岛举行期间,环保人士纷纷举行各种活动,呼吁人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刘宇)

    [阅读全文]

  • 韩国万吨原油泄漏最大湿地濒危

    [内容预览]

    | 2007/12/8 16:08:20
    韩国海洋警察厅7日证实,一艘在香港注册的油轮在韩国西部海域与一艘韩国驳船相撞,油轮上超过1万吨原油漏入大海。韩国官员称,这是韩国历史上发生的最严重原油泄漏事故,可能给韩国海域造成一场生态灾难。  韩国海洋警察厅官员说,发生泄漏的是一艘在香港注册的油轮,总吨位为14.68万吨。事故发生时,油轮正下锚停泊在韩国忠清南道泰安郡西北约6海里(合11公里)海域,当时正等待向其他船只卸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原油。

    [阅读全文]

  • 应对气候变化将创造大量“绿色”工作机会

    [内容预览]

    | 2007/12/7 10:06:3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月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表示,研究表明,应对气候变化将为相关企业带来机遇,并创造数以百万计的“绿色”工作机会。 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在新闻公报中说:“讨论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通常强调代价,却低估全球经济的转型所带来的大量工作机会。”他说,这些工作机会涉及多个行业,包括建筑、林业、农业、工程和交通行业等。&nbs

    [阅读全文]

  • 联合国官员对绘成“巴厘岛路线图”表示乐观

    [内容预览]

    | 2007/12/7 10:05:21
    联合国粮农组织气候变化部门间工作组主席武尔夫·基尔曼12月6日表示,他对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与会各方绘成“巴厘岛路线图”表示乐观。 基尔曼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对本次会议的前景表示乐观,对绘成‘巴厘岛路线图’表示乐观”,原因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等一系列研究机构对气候变化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就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现在,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世人警醒。”基

    [阅读全文]

  • 美国撇开联合国拒谈减排目标 自称不是气候恶棍

    [内容预览]

    | 2007/12/7 9:44:24
        “No,No,No,我自己没有感觉到任何压力,我想其他代表也都跟我一样。”美国代表团团长哈兰·沃森昨天下午在巴厘岛一口气对早报记者说了三个“No”,最后一个还特意拖了长音。他说,美国代表团里的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他们都知道国家立场,知道该如何应对不同的情况。“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与其他国家代表间的会谈都非常愉快,特别是与中国代表。”   &nb

    [阅读全文]

  • 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变化加剧亚马孙森林被毁

    [内容预览]

    | 2007/12/7 8:54:00
         12月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研究中心科学家达恩·内普斯泰德(左二)、世界自然基金会巴西分部气候变化分析员卡伦·苏阿苏纳(右二)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项目总监汉斯·费罗尔默(右一)参加世界自然基金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当天,世界自然基金会公布了达恩·内普斯泰德撰写的《温室中的干旱和大火——亚马孙的恶性循环》报告。报告指出

    [阅读全文]

  • 联合国呼吁:气候会议应关注发展中国家需要

    [内容预览]

    | 2007/12/7 8:11:44
    本报纽约12月5日电 今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在印尼巴厘岛气候变化会议上强调,有关气候变化的谈判应关注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需要,应增加资金投入,使发展中国家拥有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德布尔指出,气候变化正在对全球造成无法避免的影响,人类必须采取措施适应这些变化,如果行动迟缓,势必对贫困国家造成严重打击,因为这些国家缺乏足够的经济资源,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处于最不利的地

    [阅读全文]

  • 全球农业生产未来几十年将因气候变化出现萎缩

    [内容预览]

    | 2007/12/6 22:01:10
    据yubanet网站2007年12月4日报道,三个科学报告称,全球农业在未来几十年内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一些地区由于科学家们目前不正确的考虑,从而采取不恰当的措施所引发的复杂因素可能会使农业生产出现急剧和不曾预料到的大幅下滑。该报告的作者认为预测未来几十年内全球温度会逐步上升1至5摄氏度,这一预测并没有考虑到季节性的极端高温、干旱或雨,也没有考虑到疾病或死亡扩散的杠杆效应及其它生态破坏事件。

    [阅读全文]

  • 气候专家:2007年是史上第6个最温暖年份

    [内容预览]

    | 2007/12/6 14:27:45
    据路透社消息,自150年前开始有气候记录以来,今年是第6个最温暖的年度,但比此前预期的要凉爽,滑雪胜地不会再陷入无雪可滑的窘境,准备冬眠的熊也能睡个好觉了。   “2007年的冷热程度可能与2006年接近,因此共同成为第六个最暖和的年份。”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气候研究所负责人菲尔·琼斯(Phil Jones)说。   该研究所为世界气象组织提供全

    [阅读全文]

65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